204年,曹操攻占了邺城,立刻召见袁绍的儿媳甄宓,这个传说中的绝世美人。可是手下来报,曹丕已急匆匆赶往袁府。曹操气得跺脚:“逆子抢我好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邺城袁府,甄宓正陪着婆婆刘氏,惴惴不安地端坐房中。曹丕拿着一把剑,气势汹汹地闯进来,举剑便刺!

刘氏大惊失色:“她是美人甄宓,不能杀!”

曹丕冷冷地说:“杀的就是你们这些美人,免得来蛊惑我父亲!”

甄宓慌忙向后退,一头秀发披散开来,遮不住她那娇艳的面容,芊芊玉手轻掩朱唇,一双美目可怜兮兮地望着他。

刹那间,曹丕如遭雷击,仿佛一道电流贯穿全身,他踉跄地后退几步,呆呆地望着眼前国色天香的美人。

这时人声喧哗,曹操在众人的簇拥下走进门来。

曹丕连忙跪下:“孩儿对甄宓一见倾心,还望父亲成全。”

曹操一口气差点提不上来,不舍地望向甄宓。

但是,袁绍曾经是他的故交好友,难道今天真的要抢人家的儿媳吗?更何况是父子两人,同争一个女子!

曹操思索良久,无奈地说:“如你所愿。”随后瞪了儿子一眼,恨恨地一跺脚,匆匆离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甄宓嫁给了曹丕。那一年,英俊少年曹丕18岁,绝色美人甄宓23岁。

据说在婚宴上,曹操喝得酩酊大醉,私下对几个老友说:“辛辛苦苦打下邺城,竟便宜了这个小兔崽子。”

婚后甄宓相夫教子,孝敬公婆,还劝曹丕纳几房小妾,以便开枝散叶。曹丕认为捡了个宝,对她恩宠有加,形影不离。

217年,曹操晋封魏王。其后,在继承人的问题上,曹操的儿子们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曹植才华横溢,曹操有意立他为世子,但曹丕认为这个世子就是自己的。而甄宓也没有全力支持丈夫,还劝他与兄弟和睦,这为她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曹丕很快冷落了甄宓,转而宠爱郭女王。据说此女从小就与众不同,其父感慨说:“真是女中之王也。”于是取名郭女王。

甄宓红颜未老,恩宠先断。真可谓只见新人笑,哪管旧人哭。

郭女王为曹丕出谋划策,陷害曹植,还挑拨说甄宓和曹植关系不清不楚。

而曹植惊艳于甄宓的美貌,在心底默默地爱慕着他的大嫂,痛苦而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他封郭女王为贵嫔,还封了几个贵人,却没有给甄宓任何名号,让她独自留在邺城。

甄宓很伤心,她多么地怀念那个拿着一把剑,要把她刺死的翩翩少年啊!当年对她一见钟情的人儿,早已不肯再看她一眼。

甄宓写了一首诗:“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期待曹丕明白她的相思之苦。

郭女王看到这首诗,对曹丕说甄宓怨恨陛下。曹丕大怒,派人到邺城,赐死甄宓。甄宓哭天喊地,无人理睬,饮恨自缢身亡,时年40岁。一代美人,就此香消玉殒。

曹丕和郭女王把甄宓草草下葬,并让她披发覆面,用糠塞住嘴巴,以防冤魂报复。

甄宓死后,曹丕一直提防她的儿子曹叡,迟迟都不立他为太子。

一次,曹丕带着曹叡外出打猎。看到一只母鹿带着小鹿,曹丕一箭射死了母鹿,让儿子射杀小鹿,可是曹叡的箭怎么也射不出去。

曹丕催得急了,曹叡答道:“父皇已经杀了它的母亲,儿臣不能再杀其子。”说完已是泪流满面。曹丕默默无言,不久后就立曹叡为太子。

曹植来到洛阳朝见大哥,曹丕拿出甄宓用过的金丝枕头,递给曹植看。曹植见物思人,仿佛伊人音容犹在,禁不住放声大哭。

返回封地时,曹植夜宿舟中。恍惚间看到甄宓翩翩而至,伸出手去抱,却猛然惊醒,原来是南柯一梦。曹植心中酸楚无比,提笔写下了《感甄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待到曹叡继位,看到这首辞赋,恨得牙痒痒,就想立刻毁去。转念一想,这是对母亲的一个念想啊,于是改名为《洛神赋》。

自古红颜多薄命,生于忧患死于非命。

人们都把甄宓的死,归罪为与郭女王后宫争宠,似乎郭女王就是害死甄宓的罪魁祸首。

但是,如果曹丕对她还有半点情义,又怎会让这样一位国色天香的美人,死于非命呢?

说到底,不过是痴情女子,遇到了负心汉,上演一场始乱终弃的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