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样一则讣告,是哈工大为一位入职该校仅8个月的一位教授助理发出来的。

这位名叫廖梓豪的教授助理年仅31岁,之所以说助理,并不是他不够优秀,而是入职时间太短,熬过试用期下一步他可就是该院一名妥妥的优秀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廖教授不仅是北大法学博士、哈工大助理教授,本科也毕业于南京大学,硕博都是北大,在读期间还多次获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以及三好学生等,更是校级优秀毕业生,十分优秀。

据悉这位廖教授是在假期回老家时,突发心脏类疾病离世。

哈工大特意发出讣告,给予其高度认可与赞赏,赞誉其对工作兢兢业业,对学生关怀爱护,并对学校建设作出积极贡献,深表哀痛!

廖教授是供职于该校马列学院,可见其学的是文科,而且攻读的也是这类专业。可是有些网友对于这位英年早逝的青年才俊的评论让人心寒。

虽然专业对于现在人的就职观念来说有些刻板僵化,但并不是说这类专业就无前途,也不能说明这类专业无用武之地,存在即合理。

人才到什么时候都不会多余,无论从他们的专业学识,还是求学精神,或者是对于工作的敬业态度都是出类拔萃的。

这样的人无论到什么岗位都会是栋梁之才,如果有些网友以这样的态度衡量一个人,确实有些偏颇了。

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 如今的人自己不努力,没长进,甚至混的一日三餐都成问题,反而对别人指手画脚评头论足,专拣别人的短处到处摇唇鼓舌,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和见多识广,其实就是狭隘与自私的表现,用一句俗话说,就是见不得别人碗里有肉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承认一个人就这么难?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扭曲心理?有人说是完美主义者,其实并不是而是对自己得过且过,对别人却有很高的期望值,并且总是寻找缺陷和错误的心理变态。

他们总会在别人的成就或表现中找到缺陷,并将其视为敌人。
这种心理就是由于过度自我关注、缺乏自信、对他人的敌意或者是对自己的不满意引起的。

而且在这种情况下,挑剔和批评他人会给自己带来一种满足感,因为他们可以通过找到别人的错误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其实也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这种心理是有害的,导致人们无法欣赏别人的优点,而忽视了他们的努力和成就。这样的挑剔和批评会破坏人际关系,并使人们感到不愉快和压力。

从廖教授意外离世中有些人的评论中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有些人总是负能量爆棚,对什么事情都看不惯,特别是对于一些特别优秀的人他们更是嫉妒心扭曲了灵魂,实在让人看不起。

作为一个能够不断求新努力的人,我们应该永远怀有一颗谦虚谨慎的心,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尝试理解和欣赏别人的优点,而不是寻找他们的缺陷,这样对自己也是一种促进。通过积极的交流和支持,建立更健康的人际关系,并更好地欣赏和尊重他人,也是一个人良好修养的表现。

高考即将来临,有些学生正在奋力拼搏,有些人要走向社会,大家面临的压力都不小,一定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

特别是一些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平时感觉没什么,一旦压力剧增就会造成不堪重负的情况,平时千万不可马虎大意。

廖梓豪教授的离去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如今内卷的竞争压力实在太大,除了自我调整以外真的别无他法。而无论做一个当事人,还是一个旁观者,都要有一颗宽容之心 看人待事,这样自己轻松别人也轻松,愿意承认别人,肯定别人也是一种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