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有在潮水退去时,才会知道谁一直在裸泳。”

——马云

引言

淘金热潮之中,应该选择卖铁锹工具,而不是亲自下场淘金。

——这是一条商业通行法则。在淘金的热潮之中,挖到黄金,固然可喜,但却是小概率事件,而卖淘金工具,则是“确定性”事件。

新能源电池行业,恰如“淘金热潮”。有人站上镁光灯下,如比亚迪、宁德时代,也有人黯然退场,比如昔日的锂电巨头沃特玛。

“城头变幻大王旗”,而不变的,则是“工具销售商”。

比如,宏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奕泽财经》获悉,宏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于5月12日上会,意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宏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才华在参与某访谈中,这样比喻公司业务—— “假如将动力电池生产行业比喻为“做饭”,有人负责“卖米卖油”,有人负责“煮饭”,而宏工科技则负责“造锅”。

此比喻,既精准,又得意。言外之意是“只要还需要吃饭,其它可以缺一点,但是‘锅’不可或缺”。

那么,动力电池“造锅”的宏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能够通过在电池行业“造锅”,而成为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1宏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才华(来源:互联网)

一、不拘小节:大丈夫还是莽撞汉?

不拘小节之人,本质上可能是两个极端,要么是大丈夫,心有所属,不拘小节,要么是鲁莽汉子,江湖手段,难免纰漏。

宏工科技属于哪一种呢?难下结论。但是,从“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注册制”这一视角看,《奕泽财经》认为,宏工科技真的“不拘小节”。

通过对宏工科技《上会稿》的阅读和研究,宏工科技提交的上会资料,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实控人控制不当有隐患。

宏工科技共同实际控制人为罗才华、何进,其中,罗才华持股56.44%,何进持股17.64%,同时,二人通过赣州博怀间接持有公司 4.04%的股份,二人直接和间接合计控制公司 78.12%的股份表决权。罗才华担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何进担任公司的董事,同时还担任总经办主任。

罗才华、何进两人曾为夫妻关系,后离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2 宏工科技何进以及罗才华(来源:互联网)

为了确保公司控制权的稳定,曾经为夫妇的二人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除过控股权协议之外,双方二人还进行了公司管理权的约定。

在《奕泽财经》看来,股权和和管理权的双重约定,双重保证了公司的控制权稳定。但是,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意。

《奕泽财经》从发行人提交的答复函中看到,罗才华、何进的离婚时间为2019年7月。这一时间节点,很是值得玩味。双方签署离婚时间为报期内,并且处于宏工科技IPO紧锣密鼓时段,此时“闹掰”,势必对“大局”产生影响。由此,可以推断,双方势必已经闹到了“不离不行”的地步。

这也从侧面说明两位身居公司要职的人,都属于“正面硬钢”的性格。

《招股书》显示,罗才华、何进都为1983年的同龄人,两人一共创办、运营宏工科技,一路走来,可谓相扶相持,颇为不易。而何进女士,长期担任宏工科技监事、采购部经理、总经办主任等核心职位,“女强人”属性满满。

两人位居核心要职、都是硬碰硬的性格,并且还有“恩怨”,这样的公司“搭配”,很容易产生矛盾和对冲。即,宏工科技的股权和和管理稳定,固然有文件约束,但是在实际和后续运营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风险。

而此类风险,显然需要更为完善的约束机制。顺便提一句,《奕泽财经》从《招股书》获悉,罗才华在2019年离婚之后,迅速与现任配偶高旋结婚,虽然高旋女士是否在宏工科技担任职务不详,不过,高璇女士、何进女士、罗才华三人共同担保进行借款,由此料定,高旋女士或担任职务,这就更容易激发公司管理矛盾和冲突。

简言之,《奕泽财经》认为,宏工科技现有文件约束下,实际中无法保障公司股权控制权和公司管理权的稳定。

(二)牵扯刑事案件待深查。

《奕泽财经》从宏工科技的《招股书》以及《回复函中》查询到宏工科技与众多涉法案件有关。

比如,宏工科技曾经的二股东。

2021 年 1 月,发行人股东赢合科技发布公告披露其 5%以上股东、董事长王维东因涉嫌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拘留。2021 年 2 月,发行人股东红舜创业股东刘建华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罪于被浙江省湖州市公安局执行逮捕。为了不影响公司IPO,2021 年 6 月,红舜创业同意出让股权;

再比如,宏工科技的董事长和董事。

《奕泽财经》核查宏工科技现金流显示,罗才华2021年获得了870万的收入,炒股资金278.50元,何进的资金流水显示,2021年投资理财的资金就达到1800多万。但是,IPO说明书显示,2019年公积金转股本罗才华和何进等应该缴纳的733.02万个人所得税却没交,存在偷漏税的嫌疑。

还比如,宏工科技前采购主管。

在2019年到2021年近两年时间内,宏工科技的两位采购主管,先后离职。胡黎容在2019年到2020年担任公司采购主管,李勉在2020年到2021年担任公司采购主管,两人均入职没有超过一年时间。宏工科技现任采购主管为龙峰,持有员工持股平台10%的股份。

并且《奕泽财经》还查询到,在宏工科技仅有一位采购主管。

也就是说,采购主管一职在宏工科技十分重要。但是,《回复函》显示,保荐机构和会计事务所无法查询到两位离任采购主管的现金流水。

在大多数企业中,采购职位涉及商业腐败、贿赂的概率很高,流水核查是最为直接和快捷的廉洁考核手段。然而,宏工科技却无法提供离职采购主管离职资金流水,其中,是否存在暗疮和隐秘呢?甚至有无违法嫌疑呢?

(三)信息披露质量有待提高。

《奕泽财经》发现,宏工科技2022年6月公布首份创业板IPO申报稿,其中2019年净利润为660.39万元。需要指出的是,在会计差错更正前,宏工科技原始财务报表中的净利润为4678.16万元。即差错更正后净利润“缩水”85.88%。

《奕泽财经》初步统计,宏工科技申报材料及反馈回复信息至少有8处错误,包括笔误、数据计算错误、表格公式引用错误、数据统计错误等。比如,首轮问询回复函修订前为“表格中2022年票据结算金额58,770.41万元,同比47.01%”,而修订后为“表格中2022年票据结算金额81,226.91万元,同比103.19%”,金额相差2.25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3 宏工科技更新净利润数据图

注册制下,企业和相关单位申报材料,是发行上市的主要审核指标,理应力求正确无误。但是宏工科技在净利润等核心数据计算和表述上犯下错误,很不应该。

《奕泽财经》认为,宏工科技提供的文件信息中,出现的缺失、疑惑以及错误,可以定性为“不拘小节”。

此种不拘小节又分为两种情况:

其一,宏工科技坦坦荡荡,率性行事,也做出了成绩,不拘小节,瑕不掩瑜。

其二,宏工科技肆无忌惮,依仗动力电池增长东风,冲一把,万一成功上市了呢?

宏工科技,到底属于哪一种呢?

二、动力电池“造锅论”:还能“裸泳”多久?

宏工科技董事长罗才华的“造锅论”,幽默且精准,并且充满了自得之情。

但是,“造锅论”同样也宣告了动力电池设备制造行业的隐患和忧虑。

《奕泽财经》想要追问这样两个问题——

第一,做饭需用要锅,不假。但是,需要那么多吗?

第二,做饭需要用锅,很对。但是,并不需要那么好?

如上两个问题,正是动力电池设备制造企业,也是宏工科技所面临的困境——

第一,行业产能过剩;

第二,创新需求不足。

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动力电池设备行业的产能过剩。

《奕泽财经》在2022年3月参加了电池中国网举办的动力电池行业论坛活动,彼时,宏工科技罗才华董事长作为嘉宾,也参与了该活动,在论坛交流过程中,罗董事长就谈及锂电池设备市场过剩的风险。根据《奕泽财经》了解,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在2022年年底也做过相应的表述,并且给出了准确的时间表,预计在2024年锂电池就出现全行业性的产能过剩。

看到问题,不难,难的是如何解决问题。

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产能过剩?宏工科技没有提供及格的答案。

宏工科技董事长罗才华提供了两个办法,其一,抓住机遇,扩编提效;其二,提升效率,服务客户。直白地翻译过来就是这样——在产能过剩之前,抱紧大腿,能赚则赚。“大腿”就包括宁德时代等。

《奕泽财经》研究认为,在行业产能过剩时期,最先受到冲击的是终端,其次才逐渐传递到中游和原材料供应商。

宏工科技,恰恰如此。

《奕泽财经》对宏工科技的客户进行分析和调研,发现其客户存下如下三个特点。一是频繁变动,每一年的前五大客户几乎都有轮换;二是客户质量不高,前五大客户中,部分客户经营困难,部分客户被列为失信执行人;其三,行业龙头客户逐渐丢失。

例如,宏工科技客户江苏乐能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肇庆遨优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及江西省科能伟达储能电池系统有限公司,涉及应收账款分别为431.12万元、534.56万元、18.76万元,均为列为失信执行人。还例如,宏工科技2020年第二大客户宁德时代,已经在前五大客户中消失。

产能过剩,宏工科技客户最先知冷暖。表现在宏工科技财务报告上,必然是“毛利率下滑”,因为要降价找客户;必然是“应该账款提升”,因为客户也困难;必然是“存货高企”,因为下游不买了;必然是“产能利用率不足”,产得越多,存的越多。

如上问题,均反映在宏工科技的财务报告之中。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36.75%、29.22%和 31.06%。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 18,191.69 万元、38,034.57 万元和 60,659.5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59.35%、56.98%和 94.93%。报告期内,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 37.58%、36.83%和 49.97%。报告期内,公司物料自动化处理产线的产销率分别为 104.55%、89.80%和69.78%。

而在这样严峻的态势下,宏工科技还在募资扩充产能,就很容易让人产生“上市圈钱”的联想。《招股书》显示,在宏工科技5.3亿元的募集资金中,有2.4亿元用于产能扩充,近半数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4 宏工科技募资项目图

其次,我们再来审视宏工科技面临的第二问题——创新需求。

根据基本的商业逻辑,在一个产业链中,“工具制造商”的科技含量是较低的,下游对其的要求是“能用就行”,而不是“非常好用”。因为,无论选择“能用”和“好用”,不影响终端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

作为动力电池“造锅者”的宏工科技,下游对其技术要求,其实是不高的。

即,对宏工科技,市场并没有强烈的“创新要求”。

——我都不要求你创新,你干嘛要创新。

研发能力不高以及研发意愿不强,其实也体现在《招股书》中。根据《奕泽财经》初步统计,宏工科技拥有发明专利不足十项,核心研发人员不足十人。但是,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达到了22.71%,一年薪酬有8,010.87多万元。这其中就存在矛盾——研发成果不多,核心人员数名,研发薪酬总额8000多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5 宏工科技研发人员薪酬(数据来源:招股书)

很明显,这其中存在水分。《奕泽财经》根据经验判断,不少研发实力较弱、投入不足的企业,会将非研发人员,乃至后勤、销售人员列为研发人员,以“填充研发门面”。

在《奕泽财经》看来,研发实力“打肿脸”,这无关乎注册审核。更为关键的是——没有创新需求的企业,登陆创业板,是否符合创业板定位?

宏工科技的《招股书》表明自己符合创业板定位,理由包括“与下游动力电池企业深度融合”“能够减少电池生产工人受伤害”等等,这其中没有一项能够证明自己“独具创新”的强硬理由。

《奕泽财经》认为,宏工科技明显“硬蹭”新能源电池以凸显“自身创新”。

本质上,一句话——对于“造锅”的宏工科技,下游、产业并不要求你创新。

近日,走在创新前沿的AI企业思必驰IPO被上交所否决,核心原因是“创新不赚钱”,企业报告期内持续亏损。

上交所是不是在给深交所提了一个醒——“创新”也需要有市场,无法盈利的创新,就不是真正的创新,至少是不适合证券市场的创新。

这也应该适用于宏工科技,更何况,宏工科技的创新,还大打了折扣。

马云曾经这样说过:只有退潮,才能看到谁在裸泳。或许,只有等新能源动力行业退热、等锂电池行业退潮,才能看到宏工科技是凭借实力站立,还是在“裸泳”。

三、结语

魔鬼与天使,表面看是看不出来的,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审视宏工科技,也应如此。固然,宏工科技的IPO申报材料中,存在一系列可见的瑕疵,甚至缺陷。但是,不能据此而认定该公司是一家“好公司”或者“烂公司”。

八卦固然有趣,但无法纠正道路。

我们更应该审核的是——该公司面临的深层矛盾和困境,而这样的矛盾和困境,才是公司未来发展的“雷点”,揭示和提醒“雷点”,才是对投资者负责,对证券市场健康发展负责,对中国营商环境的改善负责。

此语,警醒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者、投资人以及从业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6 宏工科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