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摘自毛泽东《七律·到韶山》

引言

珍宝岛,是黑龙江支流乌苏里江中心的一个小岛。1969年3月的一个早上,珍宝岛上响起了阵阵枪声。中国和苏联两国边防部队在珍宝岛上交火,双方交火一个多小时,中国边防战士击毙苏军48人,击毙8人。彼时,苏军陈兵边境百万军人、1.4万辆坦克以及4300多架飞机。俨然一副“大军压境”态势。在此后半年多时间内,中苏又发生多起交火事件。在中国现代历史中,这一系列战争被称之为“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或“珍宝岛战役”。至此,中苏彻底交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1 珍宝岛海战场景图片(来源:互联网)

1970年,考虑到我国位于包头和大同的坦克生产基地靠近边境,容易被攻击,中央军委提出了“541”工程。

扬州万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故事,正是从这里起源的。

《奕泽财经》获悉,扬州万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于5月12上会,意登录深交所创业板。

一、忆往昔:一段峥嵘岁月

“541工程”属于“三线建设工程”之一,启动于1970年。根据工程规划,将在山西中条山北侧,90多公里的绵延大山里,建设起一座座现代化的坦克生产基地。工程有一个总部和十八个分指挥部,总部设在闻喜县的东镇,各个分指星罗在中条山的山沟之中。“541工程”初期计划就包括十多个大型工厂, 1个坦克总装厂、1个车体炮塔铸造厂、3个坦克机械零件加工厂、2个坦克炮厂、3个580马力坦克发动机厂、3个炮弹厂、3个光学仪表厂、1个橡胶厂等等,还包括职工医院、发电厂等生产配套基础设施。

从70年代开始,各大城市大量工程技术人员、大专毕业生、技术骨干、军人浩浩荡荡地奔赴深山老林,隐姓埋名地默默奉献青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2 “541工程”建筑物

在数以万计奔赴深山的热血青年之中,其中一位——就是周平。周平,万方科技创始人,目前任万方科技董事、总经理,累计持有万方科技超过18%的股份。

《奕泽财经》从万方科技《招股书》看到,在1976年 5 月至 1980 年 1 月,周平任兵器部五四一工程总指挥部技术员。彼时,541工程总指挥部位于闻喜县东镇,是中条山中的一个小镇。也就是说,周平在深山之中,一呆就是五年时间。1951年出生的周平,彼时25岁上下,正是大好青春的年纪。

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外部军事威胁解除,军品订单减少,541工程在深山之中的大量工厂倒闭,部分转为民用产品生产。

根据知情人士透露,也是在这一时期,周平从山西回到扬州,先后担任过扬州电子研究所的所长、扬州通信设备总厂的厂长等职务。1997年,周平参与创建了“扬州万方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由扬州电子开发公司以及多位自然人共同设立。此后,扬州电子开发公司以及自然人股东将股份逐步转让给周平,到了2003年,周平持有万方科技53%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周平履历,周平先生是一枚稳妥的“技术大拿”,是教授级高工、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电子部有突出贡献专家,扬州市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江苏省优秀软件企业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3 周平先生(来源:互联网)

在《奕泽财经》看来,541工程与周平存在关联,万方科技与541工程同样有渊源。

《招股书》显示,万方科技的主要产品有三类,分别为信息化装备、航空航天保障装备以及无线通讯装备,其中,信息化装备占到了公司营收的72.39%,涵盖综合控制类、指挥类和通讯类三类。在541工程中,包括有仪器仪表、指挥调度等项目。在1988年之后,远在山西晋南中条山的541由国家兵器工业部划给了中信公司,中信公司董事长荣毅仁接过了541。而江苏地区,则是中信集公司的市场重心。

由此,不排除这样一种可行性——

周平先生依托自身参与国家军工项目中获得的技术、眼光,审时度势,借力担任扬州电子研究所所长、扬州通讯设备总厂的资历,将部分国有资产“腾挪”到早期的万方科技,并且与军工单位开始了合作。由此,为万方科技打下了技术和客户基础。

虽然在万方科技的《招股书》中,说明在设立万方科技和股权转让过程中,均有《验资报告》《产权转让确认书》等文件,但是,令人诡异的是——《奕泽财经》通过企查查等平台查询到,《招股书》中提及的“扬州电子开发公司”“扬州通讯设备总厂”“扬州电子研究所”等机构,或是“跨行”,或是消亡,或是不存在相关信息。零星信息显示,“扬州电子开发公司”已转变为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与电子军工毫无关联;“扬州电子设备总厂”曾经是一家规模超过200多人的电子研制和生产定点单位,现在厂房面临拆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4 “扬州电子开发公司”目前为一家房地产公司

简言之,在万方科技早期发展中,是否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值得深究。要知道,此类国有资产可能是国家危亡时刻形成的,可是数万热血青年的年华和心血所铸。

曾经的热血和付出,曾经的牺牲和向往,回望,已成往昔。但是,铭刻人间、人心。

周平先生,应该也无法忘却。

在江苏红帆广陵公众号上,作为50年老党员的周平对新党员有这样一段寄语:心中有信,方能远行。要缅怀先烈,发扬老一辈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精神,不忘历史、牢记初心,切实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相信,这段话中的“牺牲”应有所指——那些曾经与周平一起在大山中挥洒青春的青年、那些提供指导技术的领导和先辈,以及数以万计提升国家国防能力的军工功臣,都应被缅怀和铭记。

二、交接班:“元老+新秀”模式待检验

作为一名老军工,周平先生应该深知这一道理——军工研究和生产,没有“跨越发展”之说,需要一代代技术人员,扎扎实实地做研发、老老实实地提工艺,最忌投机和“断代”。

所以,2019年,周平先生就将“下一代”培养提上了日程。

《招股书》显示,2019年,周平将其持有的公司67%的股权转让给周思远,周思远为周平女儿。当年,1991年出生的周思远刚满28岁,而周平先生58岁,一个正需历练,一个也到了隐退年龄。

《奕泽财经》推测,让周平先生考虑交接班的另一个推动因素可能是“女儿成家”。《招股书》显示,2019年,吴叶呈从杭州银行南京分行客户经理跳槽到万方科技,担任证券部部长,而周思远则在2017年担任万方科技人力资源部部长。吴叶呈和周思远为夫妻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5 吴叶呈担任万方科技证券部门负责人(来源:招股书)

即便女儿和女婿能力出众,但是两人同为90后,将偌大军工企业交给“年轻下一代”,周平先生显然不太放心。

为此,周平先生选择了一种“元老+新秀”的交接班模式。

在这一模式下,和周平先生并肩作战的“元老们”掌握着实权,并且被“优待”,以确保公司能够稳定;而“新秀”则走向“前台”,将自己的想法和理念贯入公司,推动公司发展。

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其一,《奕泽财经》发现,在万方科技的员工持股平台扬州安林中,持股员工多数担任万方科技的部门副职职务。通常情况下,副职负责具体的项目推进和执行。而持股员工,多数都是70后,是周平先生的同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6 万方科技持股平台股东列表(来源:招股书)

其二,《奕泽财经》发现,周思远的老公吴叶呈入职万方科技,即成为证券部部长,同时担任董秘、证券联络人等职务,在员工持股平台扬州安林,也有吴叶呈的一席之地,周平先生放权目的很明显。

从以上安排和筹谋不难看出,作为曾经在541工程总指挥部门待过、作为电子研究所所长、作为通讯设备总厂厂长的周平先生,深谙领导之术和用人之道。

并且,今年已经72岁的周平先生,依然担任万方科技总经理之职,掌握着公司实际运营。

在我国特定历史时期,设立了中顾委这一独特的机构,顺利完成了新旧交替,到了十四大,这一机构完成历史使命被撤销。

《奕泽财经》认为,脱胎于军工体系的万方科技,在公司交接班过程中,似乎是参考了我国政治改革体制。该模式,的确有助于公司平稳从上一代过渡到新一代。但是,其隐忧也需要注意:

其一,“元老们”虽然退居幕后,由于其资历深,影响力巨大,有可能导致公司名义上的管理者被“架空”。

其二,“元老们”知识存在固化、年龄逐年增长,不利于公司新技术的研发和知识更新。《招股书》显示,万方科技30岁以下员工仅有三成左右,只有8%的员工拥有硕士以上学位。

《奕泽财经》认为,“元老+新秀”的交接班模式,虽然保证了公司稳定过渡,但是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公司创新和快速发展,该模式对企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检验。

再者,此种模式下,十分有害于公司合规的法人治理,这一点,也应该引起IPO审核机构的注意。

三、扛大旗:90后的挑战刚开始

如果我们暂时抛开万方科技历史股权变瑕疵不提,暂时留着万方科技法人治理不议,单纯从“IPO”和“可投资”来看,万方科技存在哪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料必会由掌握万方科技的90后来解决。

业绩大幅波动挑战。

《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万方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1.72亿元、3.07亿元、6.67亿元及2.7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08.28万元、1265.59万元、1.58亿元及4188.78万元。

这一业绩看似十分靓丽,并且,在《奕泽财经》看来,万方科技的业务模式,也十分简单。产品很简单,三类,自控通讯类占到了七成;客户很简单,军工单位以及下属单位,主要为火箭军;生产模式很简单,以产定销,不愁销量,并且客户往往还增加订单,例如在2022年,多款产品产销比超过100%;并且,产品还有较大的壁垒,定制化产品,几乎没有竞品。

这样的公司,看似完美,似乎也能够持续赚钱。

但是,存在最大隐患是——需要有足够的定力。

万方科技的产品属于军工定制品,从研发到批量交付,周期较长。也就是说,可能数年时间,公司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研发,但是订单量极少;而一旦产品被定型之后,又数年会出现业绩暴涨。

报告期内,万方科技之所以能够取得靓丽的业绩,公司多款产品处于列装阶段,取得了大量的订单。一旦列装完成,而后续项目未能被军方所认同和采购,万方科技极有可能出现业绩断裂式下滑。

即,《奕泽财经》认为,万方科技的业务模式,注定了其大概率存在业绩周期性大幅波动,这一点需要引起投资人注意。

流动性困难挑战。

万方科技的《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32.77万元、-2694.26万元、-1.07亿元和-7664.91万元,由净流入转为净流出且有扩大趋势。

在《奕泽财经》看来,万方科技虽然应收账款数量不少,报告期各扬州万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 18,191.69 万元、38,034.57 万元和 60,659.5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59.35%、56.98%和 94.93%,占比也不低。但是,由于客户多为军工单位,拥有较高风险,坏账比例不高。

“要钱总是能够要回来的,但是周期较长。”《奕泽财经》认为,“这是由我国国防预算拨款流程决定的,暂时无法改变”。

另一方面,万方科技需要向供应商支付不低的应付款项,并且支付周期很短。《奕泽财经》查询发现,2020年和2022年,万方科技均需在一年内向供应商支付过亿元的应付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7 万方科技应付账款(数据来源:招股书)

回款慢,付款快,必然导致流动性紧张。此时,万方科技只能向银行借款,这就导致公司流动负债增加以及扩大。

也是因为如此,万方科技希望通过此次IPO,募资2亿元补偿流动资金。

《奕泽财经》认为,万方科技在未来一个时期,可能长期处于“远水解不了近渴”的状态和边缘,在经济不确定增加的背景下,这种状态让企业十分焦灼,运营风险也极大。

发展步率的挑战。

在周平先生执掌万方科技的近20年时间里,万方科技的技术发展是有迹可循的,是立足现实、逐步递进的,踏踏实实地践行“技术为底”推动企业发展思路,这一点,《奕泽财经》从万方科技的专利中就能看出来,多项产品背后都有技术专利支撑;但是,目前推动公司IPO之后,万方科技多了浮躁之气,推动公司“跨越式”发展的意图很是明显。

这一点,我们从万方科技募资项目上,就能有切身感受。

万方科技募集资金中的2.4亿元将用于“新一代军用 AI 平台研发项目”,有搭乘“AI风潮”的嫌疑。如果我们仔细对该募投项目进行了解,就会发现该项目实际上不过包括了“专用通信、处理器、云协作平台”等内容,在这些研发领域,国内不少科技公司和互联网公司早有涉足,其研发能力并不逊色于万方科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8 万方科技募投项目(来源:招股书)

是否可以这样推测——执掌万方科技的新一代,似乎更加热衷于“赶时髦”“追热点”,加速公司发展步伐。此种冲动或许适用于大部分科技公司,但是对于紧靠国防的军工单位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即,万方科技的老一代和新一代,对万方科技发展步伐,存在一定的期望差距。是慢一点、稳一点好,还是快一点、赚快一点好?

如上问题和挑战,90后能扛住吗?

四、结语

《奕泽财经》认为——

万方科技身上有一股气,可以称之为傲气吧。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万方科技大量的产品生产加工需要依托外协厂来完成,但是万方科技几乎不向其预付款项。

截止2022年底,万方科技预付款单位最多的是招商证券,预付款188万。而招商证券是此次万方科技的保荐机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9 万方科技预付款(来源:招股书)

对于合作者,万方科技就差说一句——让你做,是给你面子。

这种傲气从何而来呢?在“旧”时代,来源于底气和傲骨——不计利害得失,只要国家需要,这件事是对的,那就干下去,拼到底。而在新一代的管理者身上,这种傲气,来自于父辈积累的资源、技术和实力,而自身,则“气足而力不够”。

故此,当未来时期,万方科技业绩下降、流动性紧张、公司内部管理不稳、军工市场格局变动的时候,90后们,是否能够接下挑战,并且掌舵公司继续前行,很值得怀疑。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这是老一辈革命者、奉献者之魂,也是这个国家历经万难依然伟大之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