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器晚成。

——老子《道德经》

一、引言

1925年,美国科学教查尔斯·杜卡斯提交了第一个与PCB有关的专利,该专利描述了将导电油墨添加到绝缘材料中的过程。彼时,查尔斯不会想到,百年之后,PCB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许的一个零部件,被誉为“电子工业之母”。查尔斯更不会想到的是,百年之后,电子工业之母PCB的生产地区,不是在美国,而是在大洋彼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1 第一个与PCB有关的专利

《奕泽财经》从惠州市特创科技有限公司(如下简称特创科技)《招股书》获知,目前,PCB应用领域已经超过十余个大行业,不仅在传统军工、工业、无线基础设施内稳固应用,而且成为计算机、消费电子必备,并且在新兴的新能源汽车、新能源领域,也得以深度应用;从《招股书》中,还可得知——2022年全球PCB产值,中国占到了53%,全球十大PCB厂家,十之其八,位于中国和台湾,美国和欧洲各占其一。

两个结论显而易见:PCB应用前途无量,中国PCB独占鳌头。

而最新崭露头角的PCB企业,就是于4月20日披露《招股书》,向深交所创业板提交注册审核申请的特创科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2 特创科技公司照片

一、蓝红市场剩者乃为王

如果从1925年第一个PCB相关专利算起,PCB行业即将有百年历史,可谓少数历史悠久的行业之一。并且,在百年行业发展历史之中,PCB愈发重要,从最早的电话交换机、炸弹开始,不断“开花散叶”,深入到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可见未来,PCB不可或缺。

从PCB重要性以及应用范围而言,PCB是蓝海市场,潜力大、高增长。但是,如果从竞争角度看,PCB生产又具有红海市场特征。

《奕泽财经》获得的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全球PCB生产企业有2000家左右,中国内地有1500多家,从总数看,我国PCB企业数量是在缓慢下降的。《奕泽财经》获得CPCA公布的数据, 2019 年 PCB 产业分布于全国 22 个省和直辖市,企业数量共计 2,372 家,彼时可谓顶峰。也就是从2019年开始,新增PCB企业数量不断降低。

此处,就有一个疑惑——PCB应用范围愈广的背景下,为何国内PCB企业数量反而减少了?

或许可以从特创科技《招股书》提示风险中,窥见原因。

特创科技《招股书》将行业竞争价格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下游需求下降、环保和贸易摩擦作为重大投资风险提示,一下子就抓住了国内PCB行业的竞争特点和未来风险。

可见,特创科技是一家很具有“危机意识”的PCB企业。

既然已经看到行业困难和风险,如何才能够“危中求机”呢?

特创科技给出的答案是——速者生存、剩者为王。这也是特创科技一直秉持的“市场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3 特创科技公司官网截图

在《奕泽财经》看来,短短八个字背后,是对PCB技术和行业的深刻理解。

为什么“速者生存”?印刷电路板的主要壁垒为技术、环保、资金和管理,从电子行业审视,进入PCB行业的壁垒属于中等难度。但是,PCB下游应用领域和应用产品更迭换代很快,特别是消费电子类行业,遵从摩尔定律,更迭加速。这就要求PCB也需要跟上客户和客户产品的更迭需求。速度快,是第一法则。唯有市场反应快、响应客户快、生产速度快,才能不被市场淘汰,才能生存下来。

为什么“剩者为王”?请注意,是“剩者为王”,而不是“胜者为王”。在1500多家PCB企业中,要想成为“胜利者”,殊为不易,甚至是不可能的。前面还有国企、外资、台资等PCB企业。怎么办呢?不求域外,反求己身。特创科技的策略是——通过提升技术、顺应变化、满足客户、严格管理、品质至上,让自己成为“剩下来”的那位。“剩下”就是“胜利”。

如上策略,全部囊括在特创科技的“企业理念”和“企业文化”之中。

使之成为根、成为魂,成为企业之基因。

从实际结果看,这一企业基因开出了绚丽之花——过去三年,特创科技营业收入逐年增长,分别为 75,074.41 万元、106,040.85万元和 115,210.19 万元,最近三年复合增长率为 23.8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2,996.75 万元、6,158.52 万元和 8,614.57 万元,最近三年复合增长率为 69.55%,成长性较好。

在客户方面,工控领域的ABB、汇川技术、雷赛智能、英威腾、阳光电源、上能电气、首航新能源、欣锐科技、盛弘股份;显示屏领域的广宇科技、华星光电、琉明光电(Lumens)、创维光学、国星光电;消费电子领域的义隆电子、大疆、海尔、美的、海信等;LED照明领域的欧司朗(AMS Osram)、艾迪照明;等等,都是特创科技的客户。

另外,根据 CPCA 公布的《第二十一届中国电子电路行业排行榜》,特创科技在综合 PCB百强企业中排名 60 位,在内资 PCB 百强企业中排名 34 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4 PCB企业排名

二、冲击IPO 大器多晚成

在CPCA公布的2022年《第二十一届中国电子电路行业排行榜》中,特创科技在内资PCB企业排名中位列34位,在《奕泽财经》看来,这是一个不错的成绩。

在特创科技排名之前的,是一众上市公司,在特创科技之后,亦不乏上市公司,例如,排名第45位的江西威尔高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3月份提交注册申请并过会;还例如,排名第30位的满坤科技,早在2022年就在A股上市。

《奕泽财经》想要表达的是——从国内PCB行业而言,特创科技似乎并不着急上市,这与国内PCB行业融资特点有点“违和”。显而易见,由于PCB的重要性以及担心被国外技术“卡脖子”、担心供应链危机,国内政策对PCB大力支持,这也导致PCB行业热钱“泛滥”,

不仅仅是各地政府热衷于招商引资PCB项目,各类资本也千方百计进入PCB企业,引致PCB行业过急、过快地扩展和扩充。

此种趋势,对具体的企业来说,个别PCB企业热衷产能扩张,而不是技术钻研和技术迭代。

但是,特创科技没有追随这一“潮流”。

在《奕泽财经》看来,特创科技如下几个方面,有别于其它PCB企业。

其一,板正的股权历史。

国内PCB行业发展有两大显著特点。其一,国内PCB技术是从欧美日迁移过来的;其二,国内PCB行业发展深受国家政策影响。反映在PCB企业股权变动上,不少PCB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变动都极为复杂,基金、风投、政府产业基金等等,都有参与。但是,特创科技《招股书》披露的公司股权变动,在《奕泽财经》看来,极为“板正”。虽然股权经过数次转让,但是结构几无变动。两位创始人始终牢牢控制着公司过半股权,紧接着的股东就是产业基金以及员工持股平台。这一股权结构,基本十年未有大的变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5 特创科技公司股权结构

顺便提一句,特创科技两位创始人,张远礼先生和董恩佳先生,一直从事PCB行业,均为工程师,技术出身,从未转换赛道。两位公司高管,不仅准确掌握公司发展方向,而且相互配合,二十多年不离不弃,堪称“黄金搭档”。另外,两人年龄相差仅有一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6 特创科技董事长张远礼先生(前排右四)

《奕泽财经》想要表达的是——特创科技自创立以来,领导者以及公司,未被“热钱”“政策”等蛊惑,专注于PCB主业,十分执着。这与热衷“融资”“跨越发展”的很多PCB企业不同。

其二,稳步推进技术更迭。

在《奕泽财经》看来,特创科技与同类PCB企业的另一个显著不同是——产品结构更为合理,具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工业控制是PCB应用最倒的领域之一,也是应用大户。故此,不少PCB企业主要应用在工业控制领域,产品结构较为单一,具有很高的风险。但是,特创科技的产品分布应用领域包括工控新能源、消费电子、液晶显示等领域,各个领域收入在20-30%左右,收入结构较为合理。并且,企业新能源、光伏储能等新兴行业,也被纳入特创科技客户。

服务新兴行业、直面热门客户,这就需要PCB企业技术能够满足客户需求。

从专利情况看,截至 2022 年 12月 31 日,公司已累计获得授权专利 138 项,其中发明专利 53 项,这一专利数据高于已经上市的满坤科技、中富电子等公司,也高于行业专利数平均值。另外,特创科技主营收入中,运用核心技术的产品收入占到了8成左右。还有,从专利分布看,特创科技专利较为平均地分布在工控产品、消费电子、液晶显示等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7 特创科技核心技术贡献收入比例

简言之,特创科技的核心技术在“实打实”地产生利润,而不是被束之高阁的“纸面文件”。

即,特创科技在稳步地推进技术研发,并且让技术成果为公司贡献利润。

在热线汹涌、政策加持的行业背景下,特创科技始终不急不躁、专注技术本身,这一点,难能可贵。

三、结语

在《奕泽财经》看来,秉此稳健步伐和速度、秉持稳健理念和文化的特创科技,表面看来,走得不快,不是很耀眼,但是,或许,会走很远,甚至走更远。

这,或许,就是常言道的“大器晚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