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世界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者,而是不会学习的。

这是一个信息变多,思考变浅;机会变多,竞争跨界;随时干扰、永远在线的时代。

在当前知识经济中,因技术变革速度非常快,终身学习对每个人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那些教育水平不高的人,无法接受计算机技术再教育的人,无法每隔5-10年就学习新技能,获取新知识的人将会发现越来越难找到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习和求知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而且还是一种高级成长性需要。它能开阔视野,打开心扉,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学习,我们可以跨越由阶级,种族,性别和民族认同等产生的鸿沟,它能对每一个人的人生产生深远的改变与影响。

本文逻辑
学习是门技能
为什么学习效果差?
如何提升学习效率?
一.学习前
二.学习中
三.学习后

学习是门技能

学习促进脑的发展,脑发展又促进学习。学习是有意义且能赋予人力量的。它能为你带来获取经历的新途径,让你精通新的领域。

本质上,学习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调节个体内部的多个系统,学习发生于动态系统之中,该系统包括伴随个体生命始终的不断变化的境脉和人。换言之,学习是由一系列认知过程支持的,这些认知过程必须协调一致才会产生成功的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简单说,学习是一套方法,也是一套系统化的过程。它需要我们集中注意力,事前规划,事后反思,以及在学习中管理好情绪。只有掌握好这套方法,才能学的更轻松,记得更牢固,效果更好。

为什么学习效果差?

缺乏较深的知识储备和预备训练,人就会陷入细节中,造成认知负荷,学习效果自然就非常差。

俗话说:“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我们学习知识的过程,其实是将接收到的信息在海马体中进行编码形成短期记忆,然后短期记忆经过加工整理,建立新的连接巩固成为长期记忆并保存在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何提升学习效率?

一.学习前

1、让内心保持平静。学习是一项认知活动,记忆会随着自身情绪的变化而变化,而内心的平静是认知最好的状态。任何的焦虑,不安,愤怒,孤独都会阻碍学习,这些状态下很难吸收新的知识。

2、设定目标,为学习提供驱动力。学习需要驱动力,如果没有动力,是不可能学到任何知识,这就好比汽车如果没有汽油就无法启动。而驱动力来源价值感,价值感是学习的终极动力或源动力,人之所以会本能的去探索和发现事物的价值和意义,那是因为我们渴望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我们希望获取知识来解读我们所处的世界。

创造价值感最简单的方法是给自己设定目标。有人可能说这太过功利化,但是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功利化行为。若无功利,谁会花大力气学习了?我们所处的世界就是功利化世界,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如果同情弱小,死的只会是自己。自私的基因与生俱来,造就功利化的人,功利化的社会,你不功利,你就会失利。工作中失利于更强的同事,能力上失利于更好的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标可以是一种激励。当完成某项学习,我们可以适当奖励自己,可以是一颗糖,一个苹果,一局游戏......只要能让自己产生愉悦感的东西都可以被当成奖励,但是这种奖励会随着大脑的厌倦作用,程度会越来越低。

当然目标也可以是问题,拥有问题意识就拥有目标意识。大脑喜欢简单清晰的东西,问题会让大脑产生焦虑感,痛苦感。为了解决问题,大脑会主动寻找答案,主动会提高大脑专注度,理解力,当解决完问题,大脑就会产生愉悦感。

营销学中有句名言:如果你想要给别人带来快乐,你可以先给一定的压力和痛苦,然后帮他消除痛苦。

研究表明带着问题学习,往往目标感更强,学习效果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设定目标----如何提问?

  • (1)学习前预考,预考包括考试和猜测。它的目的是让我们产生问题,这样让我们的学习会更加深刻
  • (2)提前问自己为什么要学习?我想从中获得什么?
  • 学会图文漫游,在阅读一本书或一段章节,首先把标题,图表,加黑字体以及文中问题浏览一遍,这样我们就会有一个大的框架,知道自己感兴趣的地方,以及产生新的疑问。
  • (3)学习中时刻问自己这段文字讲的是什么?作者想表达什么观点?为什么这么说?这件事是如何关联的?
  • (4)学习后问自己从中学到什么?怎样将知识应用到现实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学习中

1、变换学习环境。大脑记忆知识的过程是将知识编码,不同环境相当于不同的代码。这就好比字典,如果代码相似度太高就不利于查找,可能要一页一页的查找,而变换环境相当于字典前的拼音,通过不同的拼音查找相应的字词就会容易许多。

  • (1)在学习的时候,多换几个学习环境,比如平常在固定的屋子学习,这次你可以换到阳台上,或到客厅等位置。
  • (2)在学习的时候听α脑波音乐,音乐不要有歌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的大脑可产生四类脑电波:α(阿尔法)波、β(贝塔)波、θ(西塔)波、δ(德尔塔)波。在紧张状态下,大脑产生的是β波;当感到睡意朦胧时,脑电波就变成θ波;进入深入睡眠时,变成δ波;当身体放松,大脑活跃,灵感不断的时候,就导出了α脑电波。

α波被认为是人们学习与思考的最佳脑波状态。当人们的大脑频率处于α波时,人的意识清醒,但身体却是放松的,它提供意识与潜意识的“桥梁”。在这种状态下,身心能量耗费最少,相对的脑部获得的能量较高,运作就会更加快速、顺畅、敏锐。当听到α脑波会引导大脑产生α波,第二可以形成共振提高大脑的效率。

2、分散式学习(间隔式学习)。把一次集中学习打散成数次学习,并拉开每次学习之间的时间间隔

你不需要强迫自己一定要一次性把那100个单词记住,你可以今天50,明天50,把大任务拆成小块,把事情细化分配,每天完成一点点,这样大脑不会觉得那么可怕。

当然我们也可以将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拆分简化成数段这样有利于消化吸收。这就好比学习开车,不可能就直接上手,必须学习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循序渐进才能掌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脑的长期记忆容量基本无限,但是短期记忆容量有限。也就是说大脑存在一定认知负荷,同一时间内接收大量信息会超出大脑的负荷,再接收新的信息基本很难被吸收。

研究表明当持续学习超过90分钟,再继续学习就是浪费时间。我们的短期记忆巩固成为长期记忆需要一定时间,短时间内接收大量信息会降低大脑转换效率。这就好比吃东西,太饱太撑反而不利于消化吸收,瘦子很难一口吃成胖子。

3、交替式学习。把既相关又不相同的题材混合在一起学习(或者说将知识的不同方面和技巧交叉式学习),这样不但能使我们更清楚了解每项内容区别,还能更彻底掌握每项内容。(个人认为交替式学习之所以提高效率,第一它省去大脑建立连接的功夫;第二它形成多点连接,提高连接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运用类比,隐喻将知识图像化。我们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来接收信息并保存在大脑皮层不同区域,而大脑理解抽象内容很吃力,有形的事物反而更容易理解,将知识图形化就是将知识备份到视觉区域存储。

合理利用五感不仅能减轻大脑单一区域的负担,还能备份在不同区域储存,加深知识印象,实现全脑记忆。

5、解决问题合理利用发散模式和专注模式。

当处于专注模式下,大脑会集中注意力,特定区域会工作;而发散模式下,大脑处于自由游走状态,每个区域都有联系,这个时候是一种全脑工作状态。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阿基米德在洗澡的时候发现了浮力定律。发散模式最好控制在5-20分钟内,太久反而会产生反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何进入发散模式?

  • (1)放松,比如躺在沙发上听音乐。
  • (2)轻度用脑,比如上网。
  • (3)高度用脑。比如写短文或想一个另一个课程的作业。

对于数字或空间类的问题,三种休息方法都不错。对于语言类的难题,轻度用脑效果最好。

6、良性干扰提高学习效率。

我们学习的时候,都特别讨厌被打断。传统观念里,打断是学习最大的天敌。可是科学研究表明,适当的「打断」,其实能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著名心理学家布卢马·蔡加尼克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将 100 多名学生分成两组,给他们分配一些 3-5 分钟就能完成的小任务,比如用纸叠个盒子,用橡皮泥捏一只小狗,猜一个字谜等等。
对于第一组,他总是在学生们完成了一项任务后,再布置下一项任务;
对于第二组,他总是在学生们正在专心致志做一项任务时,就给他交代下一项任务。
到实验结束时,每个学生都参与了 20 次左右的任务。这时,蔡加尼克让他们列出自己都做了哪些任务,结果证明,第二组能回忆起来的任务,比第一组多了将近一倍。

蔡加尼克又做过多次实验,最终他发现:一个人越是在关键时刻被打断,那么他对那件事情的记忆就越是长久。这个结论被学界命名为「蔡加尼克记忆效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自测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考试背诵、细化复述、反思、回想都属于自测。

自测是一种自我评估。它会主动回忆知识,了解自己对知识掌握程度从而查漏补缺。其次大脑越是吃力的提取某项记忆,那么记忆就会更加牢固长久。

反复学习只能形成短期记忆,大部分时间都是浪费时间。频繁的反复练习会让我们陷入“熟练度骗局”。

我们越是熟悉一段文字、观念或知识,越是容易造成自己完全掌握的假象,我们认为自己知道的比实际的多,高估自己的能力,对自己和事物没有清醒的认识。当现实发生我们才知道自己什么也不记得。这种“熟练度骗局”往往会导致我们过度自信,而过度自信最终会阻碍有效学习。

解决“熟练度骗局”最好的办法就是自测,像考试,反思,回顾知识能有效阻止遗忘。

建议学习知识一定要细化,复述。细化,复述就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新知识表达出来,或者说用大脑已知的知识来描述新知识,这是一个用记忆强化记忆的过程。
学习是建立在已知的基础之上,我们通过与已知建立联系来解读这个世界。大脑将新旧知识捆绑在一起,利用旧知识来帮助理解新知识-----利用旧知识就是强化了旧的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学习后

1、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实践运用知识有助于发现理解上的漏洞,其次实践才能创造价值。精通一项知识除了要掌握它,还要清楚如何运用知识。

2、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的主要目的是巩固记忆,疲劳会使学习效率降低。大脑在睡眠状态会将白天接收信息巩固成为长期记忆。

睡眠周期有两种基本类型:快速眼动睡眠非快速眼动睡眠(它又分为三个周期即:入睡、浅睡、深睡)每个睡眠周期都与特定的脑电波和神经元活动有关。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你会在非快速眼动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中多次循环往复。

大脑睡眠结构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入睡期:是从清醒到睡眠的转变。在这个阶段你的呼吸、心跳和眼球运动都会变慢,在这个时候你的身体会偶尔抽搐,这是让肌肉放松的前奏。你的脑电波也开始从白天的清醒模式变得缓慢起来。
浅睡期:这个是进入深度睡的前一个阶段,在这个时候你的心跳和呼吸会开始缓慢,肌肉将进一步放松,体温也开始下降,眼球运动停止,脑电波的活动进一步减慢。这个阶段占你整个睡眠周期的大部分时间!
深度睡眠期:这个睡眠周期一般在上半夜内发生,一般是12-3点的2-3小时。在这段时间内你的心跳和呼吸会下降到最低水平,你的肌肉彻底放松了同时你的脑电波也变得更慢了,这个时候就很难把你叫醒来了。
快速眼动睡眠期: 快速眼动睡眠一般发生在,你入睡的90分钟后。这个时候你的眼睛会在紧闭的眼皮后面进行快速的左右移动,呼吸开始变快呈不规则的状态,心率和血压升高到接近醒来的水平。你的梦境也是在这个阶段里产生的。大部分研究认为记忆就发生在这个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定期复习,让记忆更长久。遗忘曲线告知我们,第一次学过后,一两天内复习一次,然后过一个星期复习一次,过一个月再复习一次,便可以长时间的牢记。

复习间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培养感知能力。大脑不仅通过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来感知它接收信息的差别,更能通过感知细微差别来分辨不同。这通常是我们常说的第六感。

学习就是要弄明白我们想做什么,善于做什么,必要时我们能做什么。知识是一个永恒的变化过程,这个世界因为知识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掌握学习的方法,你将获得力量,你不光能学的更好,更快,而且对世界的认知更加透彻,你将看得更加清晰,你不仅仅更有知识而且更加智慧,你会对生命中永恒的真理有更深刻的认识。

...分享是动力,点赞是态度,在看是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