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要始终坚持党管农村工作,擦亮农村党建特色名片,并结合当地村庄资源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发展文旅融合特色产业,用资源来拉动经济;同时加强对农村基层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党建联盟,打造区域性乡村振兴矩阵。以“抓党建促进乡村振兴”目标,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经济五大方面入手,深入挖掘乡村特色资源。将当地几个特色村庄串联起来,采用“1+n”菜单化发展模式,组建一个“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党建联建共同体。进一步打破地域分离的限制,将乡村沉睡资源盘活,同时植入多元产业和业态,将资源变成可持续、可购买的产业,形成乡村振兴精品线。

人才铸魂,助力绘就乡村振兴蓝图。配强乡村振兴带头人队伍。以乡村两级班子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带头人队伍,充实一批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和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为乡村振兴储备了骨干力量。坚持和完善向重点乡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制度,深入开展“五带”(把支部带强、把支书带优、把党员带好、把发展带快、把群众带正)活动,切实发挥他们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中的“尖兵”作用。

发挥党员群众主力军作用。深入开展农村党员“积分管理”,积极推进农村党员管理制度创新,用“小积分”引导党员发挥“大作用”,推动广大党员在疫情防控、防汛抗灾、产业发展等工作中当模范、作表率。坚持农民群众主体地位不动摇,开展“提能力转作风破难题解民忧”专项行动,尊重群众意愿、破解群众难题、保障群众利益,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立足乡村、治理乡村、发展乡村的内生动力。

提升基层干部善担当能力。深入实施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计划,举办全市乡镇(街道)党政正职培训班、村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驻村第一书记示范培训班等,不断增强干部服务群众、解决问题、干事创业的能力。常态化组织乡镇党委书记代表围绕基层党建、班子建设、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内容上讲台、谈工作、展形象,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为主题举办村级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擂台比武”,推动基层干部在“比、学、赶、超”中相互促进、全面提升。

双方合力,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平衡好党建和人才两股力量,坚持把队伍建设放在乡村振兴的第一位,合力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共同富裕之路,打造有辨识度、有发展增收能力、有引领带动作用的“乡村振兴先行村”,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