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月22日,北京大学在Nature上演“帽子戏法”,同时发表3篇研究论文。同一天,华中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同样以第一完成单位在线发表Nature论文。

据统计,2022年,中国高校及科研单位共计在CNS发文259篇,约占全球顶刊论文数量的20%,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均突破20篇,除一流高校外,10所“双非”高校也将CNS收入囊中。

然而中国CNS潮正方兴未艾,一个现实却已浮出水面,顶刊越发越多,为什么“卡脖子”问题却始终难以解决?

2023,狂发顶刊

2023刚开年,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迎来了新年第一篇Nature。自此,中国高校按下了顶刊发表的狂飙模式。

截至3月24日,2023年中国内地高校作为通讯作者(含共同通讯作者)在CNS发文已达到76篇,涵盖49所高校,占2022年CNS发文总数的30%

注:仅统计CNS发文类型为Article的论文;仅统计通讯作者单位,若存在共同通讯作者单位,则每个单位各计1次;数据来源为Web of Science;人工统计,如有遗漏,欢迎在评论区补充。

CNS在中国高校间的井喷,已是不争的事实。最多时,3月1日到2日,两天内出现了12项成果齐发顶刊的盛况

发CNS也不再是国内顶尖大学的专属,“打破校史”频频出现于高校报道CNS的新闻稿件中。其中不乏云南农业大学、空军军医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长春科技学院、西湖大学、蚌埠医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广西医科大学、成都大学等“双非”高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 “打破校史”成为高校CNS新闻中的常见字眼

2月22日,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张靖教授团队实现了山西大学以第一署名单位在Nature正刊上零的突破。这也是山西省首篇Nature

云南农业大学在3月2日发表了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首篇Science封面文章的13天后,再次发表论文二登Science封面。

北京化工大学则创造了10天内连发3篇Cell的顶刊奇迹,其中,2月6日冯越教授团队合作发表的文章是北化工首篇Cell

高校对于发顶刊的追求不言而喻,然而在这个簇拥的羊肠小道上,顶刊早已跳脱出单纯的论文身份,登上了俯视一切的王座。

一篇顶刊,上院士

十几年前,中国高校发顶刊还很稀奇,在众多高校心中顶刊就代表着科研的最高水准。

为了激励发表,顶刊必然会与功名利禄挂钩。曾有科研人员直言,“基本上所有的高校,明里暗里都会对论文进行奖励。”

金钱是最直接的奖励,有的单位在科研奖励中明确规定,发表一篇CNS论文,奖金高达50万元,有的机构奖励金额甚至达到100万元

图 | 某单位科研奖励标准

金钱之外,奖励更多以隐性存在。一名普通青椒可以在一年内评上教授,在三年内评上杰青,享受学校各种资源的倾斜以及额外的经费支持

更早之前,一篇Nature正刊,倘若作者单位属于985高校,基本可以直接进入院士候选,更甚者因为论文太牛而直接评上院士

在发表顶刊论文就代表一切的驱动下,异化发生了。

最直观的表现在于趋同热门。顶刊作为商业期刊,在论文选择上不可避免地会偏好热门话题。为了顺利发表,一些科研人员形成了向顶刊研究热点靠拢的倾向。

有学者对40年间中国顶刊论文研究主题进行国际比较,最终得出中国顶刊论文多为追随型的结论。近些年,“石墨烯”“钙钛矿”“冷冻电镜”等热门领域在高校的扎堆正是佐证。

图 | 许多高校布局冷冻电镜中心

更吊诡的是,顶刊实际上并不能保证什么。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本庶佑就曾说,“我认为Nature、Science等杂志上的观点有九成并不正确,论文发表十年后,还能被认为正确的只剩下一成;真正一流的工作往往没有发表在顶刊上。

是时候给这阵“顶刊热”降降温了。

顶刊,走下王座

在破五唯的浪潮下,2020年7月,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任务承担单位科研作风学风和科研诚信主体责任的通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 科技部下发通知将论文与奖励“脱钩”

通知指出,“不将论文发表数量、影响因子与奖励奖金挂钩,不使用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专项资金奖励论文发表。

去除繁杂后,顶刊方能回归原始的论文载体身份,除了让成果被更多人关注以外,它不具备任何特殊意义。

同样,“发表顶刊论文与将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以化学和材料领域来说,目前我国在相关领域的论文发表量已经高居全球第一,其中当然不乏顶刊论文,但在一些国家级重大项目中高端材料制造等方面依然会被“卡脖子”。

一篇论文,最大的价值正在于通过实践拓宽人类知识的边界。因此再多的顶刊,最终仍要回到时间与实践维度评判。

高校只有在“全链条创新”中发挥基础作用,深入挖掘事关国家重大需求的基础研究领域,才能不断放松禁锢的卡锁。而这需要每位学者的共同努力。

正如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所言,“这就像是一场长跑比赛,发一篇顶刊论文只能说明你今天跑进了前几名,但如果不继续努力奔跑,明天肯定会落在别人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