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胖子眼里,整个汉东他都熟。早年,混迹于汉东的青年人群里,也有他郑胖子纵横大街小巷的身影,个子不高,重量还是有,年轻时,约摸是个灵活的小胖子,身上的疤痕是岁月的痕迹,或者是青春的冲动或者是社会的还击。每当想起哥哥郑守义的教导,郑胖子还是按下了心中的怒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上找父亲讨了酒喝,父亲和郑守义兄弟俩一人一杯,一瓶航海帆酒,父亲存了快一年多了都舍不得喝,不是守义要喝这个航海帆酒,父亲是不舍得开瓶的,满屋的酒香容不得豪饮啊,父亲光给哥哥守义倒了一杯饯行,郑胖子见状不依不饶非要讨酒喝,航海帆酒被三个人扯来扯去,最后剩下一杯酒的样子被守义他娘抢过去藏起来不让再喝了。“明天守义还要去赶火车呢,不准喝了”守义娘急道。临行前,哥哥守义劝说弟弟郑碌急“胖子啊,你以后不要老是到处跟人扯皮啊,你这些年抓进去,你还没受够吗,你在牢里打还挨少了吗”

“你咋老是说这呢,知道了,知道了”碌急不愿意老是提这事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背着一床被子外加30斤大米,拎着一大包破旧的衣服,踏向远方的路,那是农村人的无奈,也是一个懵懂乡村少年的生计。有家的地方没有生计,有生计的地方没有家,带着乡村的淳朴,踏上离别的火车,这是十几岁少年郑守义的青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火车窗外是阡陌交通的宁静与时尚都市的喧嚣,一静一动中,那是大地跳动的音符。从茫然与无知出发,去到那遥远的地方,在彷徨与期待中寻找自己的未来。农村孩子,哪有那么多爱的呼唤,更多是无奈,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无依无靠也是无数乡村少年的无奈,感恩自己,亏了自己。不过,郑守义似乎也是幸运的,毕竟在那个百业待兴的年代,学艺还要托人情,找关系的-荒年饿不死手艺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远去的是父母的泪,远去的是童年的心,远去的是熟悉的一砖一瓦,飘过的是陌生的大山小花。火车在奔驰,正如我们停不下的人生。在穿山越岭里,火车的夜以继日,车厢拥挤里,是远赴他乡的梦,大包小包,拖家带口。群山逶迤里,美丽的西山省,给了郑守义人生的第一站,那是他学徒生涯的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