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后,世界被动陷入新格局,以美苏两个超级军事强国为首的新冷战模式开启,而刚刚经历三年内战成立的新中国则只能依靠同样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老大哥谋求发展,试图在世界新格局下穷追不舍、发愤图强,在世界政治舞台上谋得一席强国之地。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苏两国在经历了一段短暂的蜜月期后,苏联的霸权主义便表露无疑,并以社会主义大哥的身份试图干涉中国内战,让中国政府俯首帖耳,强行要求在中国建立所谓的“联合舰队”和“长波电台”,但在战火中觉醒的新中国怎甘再次成为外国列强的提线木偶,谋求独立、自主、自强的强国之路才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迫切希望,于是中国政府果断的拒绝了苏联政府的无理要求,这直接导致了两国关系恶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8年,随着中苏两国关系恶化,中国政府的外交政策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为了摆脱外交上的孤立,中国政府主动与西方、尤其是美国缓和关系,并最终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1972年,随着尼克松访华不仅打破了中美长达30年的不正常外交状态,还给同为资本主义国家的西方国家包括日本在内的资本主义国家做了很好的典范。

在尼克松访华后,作为美国大哥的小弟日本立马屁颠屁颠的来到中国与我国政府建立了正常的邦交关系。

1972年9月25日,受周总理邀请,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率领团队访问中国,经过4天的会谈,在中日双方领导人共同的努力下,于9月29日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日本政府联合声明”,宣布从即日起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此拥有着民族仇恨的、两个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后,双方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发展迅速,并在1978年签订了“中日友好和平条约”,为中日关系的全面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可就在中国政府与日本政府摒弃前嫌共同致力于未来发展的时候,一个特殊的存在却始终影响着两国人民的交往,并深深的伤害着中国人民的感情,这个存在就是靖国神社。

1985年,为了揭开靖国神社的神秘面纱,周而复在公派访问日本期间私自参观了这个令世界不耻的靖国神社,可让他想不到的是,回国后他竟被开除了党籍,而作为一名老党员他怎肯背负如此屈辱,为此他奔波申诉16年,终在16年后平反昭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以笔代枪,抗日救国

1914年1月3日,周而复出生于南京的一个书香之家,得益于父母开明的教育和良好的家庭环境,周而复不仅自小熟读四书五经,还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民主科学和西方先进思想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1930年,周而复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光华大学文学系,并有幸结识了鲁迅、茅盾等左翼文学作家,在他们的影响下,周而复坚定了以笔投戎的理想信念,他不断的发表文章针砭时弊,抨击时政,为唤醒国人愚昧麻木的灵魂、为抗日救国而奔走呼喊。

然而就在周而复等进步学生上街游行示威,呼唤国民政府一致对外、救国救民时,他却遭到了反动军警的逮捕,并因此被关了半年的监狱,最终在校领导的保释下才得以出狱。

1937年日本掀起全面侵华后,周而复眼见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心中悲痛万分,对国民政府更是失望透顶,他下定决心要投身革命,为中国的未来奉献自己的一生。次年,他便和一批热血青年在我党的秘密护送下来到革命圣地延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到延安后,周而复继续以笔投戎、积极创作文章激励民众的抗日热情,受到了解放区军民的热烈欢迎,可他并不满足于此,为了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他主动向组织提出上前线的请求,尽管他知道像他这样的文人上战场就是九死一生,但他从未犹豫过,更从未怕过。

1939年,周而复从延安出发,冒着生命危险穿过日寇的多道封锁线,终于来到了晋察冀革命抗日根据地,在这里他见到了聂荣臻等众多一线抗日战士,并随着战士们多次参加了反扫荡和对敌作战任务,在战场上,周而复被我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的抗日救国英魂深深震撼,他日夜奋笔疾书,将英雄们的故事写成了一篇篇感人肺腑的报道,鼓舞着战士们奋勇杀敌。

周而复不仅写中国人的故事,还创作了话剧《诺尔曼·白求恩片段》,他是最早将白求恩事迹介绍到全世界的中国人,通过他的杰出作品,大家逐渐了解了白求恩这位国际主义战士的动人事迹和高尚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4年11月,受到周恩来指示,周而复前往重庆参加文化界的统战工作。

在重庆,他不仅了解了各个党派的主导思想,还对国民党的形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为他日后创作史诗巨作《长城万里图》提供了借鉴。

抗战胜利后,周而复又以《新华日报》特派员的身份,跟随军调处赴各地巡视、采访,并及时写了长篇报道,揭露了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诡计。

上海解放后,周而复任上海市委统战部第一副部长,在陈毅的领导下开展统战工作,广泛团结各界人士和各方面的群众。在此期间,他多次深入工厂调查走访,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为创作长篇小说《上海的早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国解放后,周而复调任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从事对外文化交流工作,也正是在此期间周而复率领团队访问日本。

访问日本期间参观靖国神社

随着1972年中日建交,两国人民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互动都变得更加频繁,在此基础上1985年10月,为加深两国文化交流,推动中日友好往来,周而复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中国书法协会副主席率领对外友好协会代表团对日本进行访问。

此时恰逢周而复正在撰写记载了8年抗日战争历史的大作《长城万里图》,如果能够借此机会参观靖国神社,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一手资料,那么对于创作《长城万里图》则是百利无害的,对于一名文学创作者,他是万万不能失去这个难得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抵达日本后,周而复先是参加了中日政治家书法展,随后又出席了日本新制作剧团成立35周年纪念活动,而作为代表中国访日的公职人员,周而复的一言一行都受到了全世界媒体的关注,为此他的每日行程都要提前交由中国驻日使馆审核后,才能安排行程。

于是为了能够如实反映日军侵华全貌,为创作《长城万里图》积累更多素材,他主动向日方提出了参观靖国神社的请求,并得到了日方的肯定答复,与此同时,他还将自己的行程上报给了驻日使馆,而驻日使馆也没有提出异议。

1985年11月10日,周而复在参观东京各景点的途中恰巧路过靖国神社,虽不在行程上,但周而复难掩心中对靖国神社的好奇之心,于是在没有得到大使馆的同意下,便提前参观了靖国神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看到靖国神社里供奉的甲级战犯,周而复义愤填膺、愤怒不已,但他并没有表露出来,而是默默的记录下自己所看到的一切,并准备写进自己的《长城万里图》中,还原最真实的历史。

但此时周而复却完全忘记了自己公职人员的身份,他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国家,而他私自参观靖国神社的举动很快就被媒体放大,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当晚驻日使馆就给周而复下达了通知:不要参观靖国神社,如果工作需要,必须得到大使馆的批准。

可大使馆的通知毕竟是晚了,周而复白天已经参观过了靖国神社,于是在周而复回国不久后便接到了中纪委的通知:撤销周而复党籍和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职务,并予以严重警告处分。

1986年3月4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中纪委决定开除周而复党籍的报道,如下: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周而复,1985年10月20日至1月12日率对外友好协会代表团访问日本期间,严重违反外事纪律,丧失国格人格,经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决定,开除周而复中国共产党党籍。

此时已经70多岁的周而复,一辈子跟党走的老革命内心的煎熬难以言喻,他一遍又一遍为自己辩驳着:“我仅仅是参观,为了掌握历史素材而已,并非参拜”,但在当时的大环境下,他的辩驳显得苍白无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为革命和党奉献一生的他,怎甘在古稀之年背负如此屈辱,于是为了自证清白,他反复的向中央递交相关材料进行申诉。尽管一封封申请书都石沉大海,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而这一申诉就是16年之久。

16年后的平反

1999年11月,山西省一家报社在《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谁是最贪婪的人》的文章。文章直指周而复为在生理和心理上贪婪之人,并将他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巨贪人物刘青山、张子善等人并列在一起,是最贪得无厌之人。

“严格说来,周而复并不是一个‘贪官’,他的贪婪表现在满足个人的生理和心理意义上的贪欲”,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周而复“作为一名从事对外交往工作的领导干部,他的本职工作应是树立我国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守门员’,但是这位并不安分的守门员却在这点上栽了个大跟头”。

面对这些污言秽语,周而复怒上心头,再也无法埋头写作,于是他一纸诉状将该报社告上了法庭。

在法庭上,已经86岁的周而复目光坚定、不卑不亢,他直接否认了该报社所有的不实报道,并慷慨激昂的为自己辩驳。他还首次公开提到了关于参观靖国神社的问题,并解释道:“首先我并非不听劝阻参观靖国神社,而是已经提前报备了,其次我并非参拜,而是为了积累写作素材参观靖国神社,而他回国后也只是开除党籍,也并非撤销党内一切职务,在此之后他仍旧担任全国政协委员职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终经过法院审判报社败诉,报社相关工作人员不仅公开向周而复道歉,并承认文章中出现的一些过激言辞和不实内容确实是为了获得高转载率,无中生有。但是却始终认为周而复参观靖国神社一事就是错误的。

通过媒体报道后,周而复参观靖国神社的问题再一次进入大众的视野,很快就引起了中央的注意,中纪委的工作人员随即展开了详细调查,最终经过近两年的调查,有了明确的定论。

2002年9月18日,中纪委正式下达文件为周而复平反。

鉴于1986年给予周而复处分主要依据是其参观靖国神社,而周而复参观靖国神社与其创作《长城万里图》一书有关,故原认定的其他问题可不再作为处分依据。然而周而复未经请示擅自参观靖国神社,违反了党的政治纪律,因此决定将原来的开除党籍的处分改为留党察看一年的处分。

得到平反的消息后,时年近90岁高龄的周而复喜极而泣,多年的辛酸与阴霾一扫而空,16年的漫漫平反路终于结束了。

2004年1月8日,完成了平反心愿的周而复老人在北京病逝,享年90岁。而他花费16年时间辛勤耕耘的鸿篇巨制《长城万里图》也获得了五个一工程文学奖。这大概就是对周而复老人最好的慰藉。

当天新华社发表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文化部副部长、著名作家、书法家周而复同志逝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