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中国人看来,你是男性还是女性,那是确定的,是板上钉钉的。说一个人不男不女等于是在骂人。
但不论是生理的性别,还是社会的性别,其实都不是二分法,而是连续的变量。
比如,从生理解剖上来说,大多数人要么是一套男性的生殖系统,要么是一套女性的甚至系统的,但也有极少数人,可能同时存在两套不完整生殖系统,或者表面是女性但其实是男性的。
而社会上的性别更是一种社会建构,所谓的建构就是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世界的解释和意义是由人来赋予的。
比如,我们会有一套女性应该是什么样的,男性应该是什么样的。然后我们会按照这个标准来要求自己,要求他人。
比如,小女生都喜欢粉色,于是父母就喜欢给小女生买粉色的衣服,市面上卖给小女生的衣服也多半是粉嫩粉嫩的。而给小男生的,多半是蓝色的。
再比如,玩具,社会标准要求女性要温柔,要安静,要贤惠,所以给小女生的玩具,也多半是毛绒玩具,布娃娃之类的,而给小男生的,多半是汽车,变形金刚,玩具枪等。
这些固然跟男性,女性本身的生理特征有关,但更多的是社会的建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批判性思维:在跨文化心理视角下》作者写到:
作为一个类别,生理性别以生物、生理和解剖因素为基础。社会性别是与个人的生理性别相关联的一组复杂的行为、文化或心理特征。作为一个概念,社会性别具有重要的文化成分:它是作为男性或女性的状态,决定于非正式规定的文化规范(如习俗),决定于对一个人作为特定性别成员应该做什么的期望,以及强制或禁止特定行为的正式法律规则(法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几天比较火的一个话题,日本著名社会学者,著名女性学领军人物上野千鹤子跟三名北大女生的对话。
你想想,为啥有女性主义学,但没有男性主义呢?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性别本身是被建构的。
著名的女权主义作家伏波娃在《第二性》中写道,女性不是天生的,是被造就的。
复旦学者沈奕斐的《被建构的女性》一书就是一本女性被建构的历史书,同时也说明男女平等是如何的艰难。
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建构的,跟人本身的生理有关,但更多的是跟文化规范,意识形态等有关,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慢慢建构出来的刻板印象。
要想不受社会建构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够理性思考,承认多样性,理解多元文化,让我们的生活更少纠结,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