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随单位同事集中观看了电影故事片《周恩来回延安》,一幕幕感人场景、一个个真实故事,让笔者为周恩来总理对党忠诚、热爱人民、清正廉洁、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所折服。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尽管没有经历抗战年代的生死与共,可在当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叠加交错的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我们仍然能够深刻感受到党群关系血浓于水的情谊,仿佛当年曹大娘将节省的小米饭赠与周总理等人果腹一样。

东西不在多少,贵在危难之际显真情。回想当年,周总理骑马日夜兼程赶赴西安,为暂避强降雪天气在曹大娘家歇脚,曹大娘家不仅将节省下来的小米饭给他们吃,还将儿子小曹推荐参军跟随周总理。尽管一碗小米饭没有多少,但在当时那个粮食贫乏的年代,那就是救命。一个普通的百姓将维持生计的粮食赠与红军,这是在党群之间建立起莫大信任的真情显照。

言语不在多少,贵在血肉相连凝真情。在临行前,周总理妻子千叮咛万嘱咐要他看看当年的邻居们,回到延安他便邀请当年的几位老伙计相聚,依旧是小米饭外加几道菜,老伙计们纷纷狼吞虎咽,吃得美滋滋的,但是随口而出的一句话“要是婆姨来了就更好了”,让周总理感慨万千,动情落泪,嘱咐秘书给他们每人带一碗小米饭回家。寥寥几句话,看得出党群之间血肉相连。

距离不在多少,贵在不忘初心见真情。离开26年之后,周总理乘机回到延安,脚步匆匆急切地下飞机一一与同志们握手,尔后分别到杨家岭、宝塔山等地,所到之处都是被群众前拥后簇,但当他发现延安百姓尚未解决吃饭问题时,他要求省委、地委同志们立下军令状,尽快改善百姓生活。回京的那天,他徐徐迈步登上舷梯,环视着延安城,心里还惦记着人民,这就是一代伟人的初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