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5日,著名植物学家、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钟扬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出差途中不幸遭遇车祸,53岁的生命戛然而止。“不是杰出者才善梦,而是善梦者才杰出。”这是钟扬教授生前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生践行的信条,斯人已去,其言长存,千万“善梦者”必将以钟教授为榜样,坚持梦想,勇往直前。

当2001年钟扬教授第一次走进青藏高原时,就被这片土地的壮美与丰饶深深折服:青藏高原有独特的地理条件,那些忍受极大温差的植物,很可能包含着某些特殊的基因。收集、研究清楚了,也许会带来更多、更好的新品种。作为一名生物学家,他决定行动起来。他坚信,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随着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很多物种在消失,保存种质资源已经成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工作。作为植物学家的钟扬教授心中燃起了一个梦想,为国家打造生态屏障,建立起青藏高原特有植物的“基因库”。

青藏高原,这片国际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也拥有我国最大的生物基因库。已有数据显示,这里有近6000个高等植物物种,占全国高等植物的18%。更为重要的是,其中1000多种是西藏特有的植物。这些珍稀植物资源对于国家发展、人类命运都意义非凡,但由于高寒艰险、环境恶劣,植物学家很少涉足,物种数量被严重低估。即使在全世界最大的种质资源库中,也没有中国西藏地区植物的影子。而在过去十几年间,钟扬教授和他的团队已经收集了4千多万颗种子,占西藏物种的1/5。钟教授生前曾兴奋的对同事说:“在未来的10年,可能再完成1/5。如果能多培养一些人,大家协同攻关,20年就有可能把西藏的种子库收集到3/4,也许再用30年就能够全部收集完!”钟扬教授一生的故事,就是种子的故事。钟教授虽然走了,但我相信,他那坚定乐观、不懈追梦的精神必将广为播撒,滋养大地,必将伴着我们,一路前行,一路奋进。

“任何生命都有其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虽然英魂已逝,但是钟扬的精神正激励着他的学生,也激励着这个时代的所有追梦者在梦想的道路上坚定地前行,那颗名叫“善梦者”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