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好人民群众,从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起。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能归根结底都是为人民群众服务,是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窗口阵地。

随着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十分迫切,对服务能力和水平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要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需要全面提高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是要提高政治素质,加强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正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奠定坚实的政治理论基础。其次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意识”,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再次是要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对业务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快速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打好为人民群众开展优质高效服务的基本功。最后要牢记宗旨意识,要时时刻刻心系人民群众,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设身处地的为人民群众做好服务。结合工作实际深入调研,真正掌握人民群众的所需所盼所想,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需要,能让人民群众“少跑腿”的就让群众“少跑腿”,有条件让群众“不跑腿”就能把事情办好的就让群众“不跑腿”,多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党员干部在为民办实事上研究明白“群众要什么”不能光想着“自己有什么”。你有的、你办的不一定是群众需要的。因此,要做好调查研究,要看事情办得符不符合群众的心意,群众对最终结果满不满意。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深入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坐上群众的板凳,和群众面对面交流,真心实意与群众交朋友;要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和干部个人专业特长,办不一样的好事,干别人干不好的实事,以满足更多群众的需求、解决不同群众的困难和问题。

党员干部要坚持人民至上,找准为民办事的突破点,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最平常的事情上尽心尽责,按照群众的现实所需和诉求来办,用耐心真诚、细致周到、贴心温暖的服务办民之事、暖民之心,不但要注重办理的流程、服务的态度,还要注重办理的结果和群众的评价,在群众的反馈中不断完善自我、提升办事效能,坚决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不断提升自己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本领。

要把准难事,赢得“大信任”。党员干部要勇接“烫手山芋”,有担当、下真功,在急难险重的任务中敢于挺身而出、矢志攻坚克难,站在群众前面,战在风浪前头,用心、用情、用力解民之忧、护民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