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不只看重看考试成绩,更要注重全面发展。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身心发展都不可忽视,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体育课或将取代英语课,成为主科之一?

自2022年开始,很多地区的中小学生开始执行新课标,课时安排上有了新的变化。

语文、数学依旧占据主导地位,英语的课时明显有所减少。

依据现有的情况来看,在2023年还会有更大的变化。

以广东为例,预计在新课标的基础上,将会进一步增加学生运动的时间,以此来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

广东作为素质教育的先行者,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预计从2023年开始,部分小学将会作为试点,未来学生们每日都会安排体育课。

即使是初中生,也要保证每周至少有四节体育课。

这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这样既可以锻炼身体,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也可以应对未来的中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义务教育阶段有明确的方案,高中生也不甘落后,每周的体育课也不可少于三节。

学生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升,而且也能减轻学习的压力。计划或将在2023年开始试运行,到2025年之后则可全面推广。

与以往的情况相比较,语数外一直是重要的科目,其他副科的课时会安排得比较少。

如今体育课的课时增加,其他课程已经无法再减少,接下来大概要压缩英语的课时。

体育成为中考必考科目之后,日后有望取代英语的位置,成为学生必须要重视的主科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语课与体育课相比较,孰轻孰重?

以往家长们比较重视学生的成绩,往往会忽略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如今提倡素质教育,学习与运动都不可耽误,家长也是表示赞同的。

不过,很多家长不免会有些担心,英语毕竟在中高考之中仍处于重要的位置。

即使美育中考的影响下,英语的分值占比有所降低,可仍然会影响到中考分流的结果。

不只是中考,日后考大学的时候,英语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未来的学业和就业情况。

如果学校安排大量的体育课程,那么会影响到英语成绩。

自从双减政策落地,很多学生的英语水平开始下降,再加上学校的作业量减少,课后又没有人能够辅导,不知日后的中考又会如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家长的焦虑也是有道理的,身为父母必然会为子女考虑得久远一些。

英语学科的重要性要因人而异,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会受到影响,关乎前途发展。

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兴趣,或是在此方面有一定的天赋,自然也不会因课时的减少而影响学习的效果。

学生的身体健康是先决条件,只有身体有保障,才能有更好的精神投入到学习中去。

每日适当的运动,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也可促进大脑发育,有助于记忆力和注意力的提高。

学习状态调整得好,成绩自然也会随之提高。由此可见,体育课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体育运动要以安全为前提,一切才能够顺利展开

其实中小学生运动量少,不完全是因为教育压力大的缘故。

依据很多老师反映,不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自由活动,主要是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

如果学生因为运动过度而受伤的话,那么老师需要承担监管的责任。

从这一点来看,老师需要承担的责任重大,因此为了防患于未然,必然会减少学生的活动时间。

由此可见,如果学校内的安全问题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那么即使每天上多节体育课,也达不到理想的运动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体育法在不断地推进,尤其在完善学生运动保险的进程中,需要更加全面地考虑,如此才能解决老师与家长的顾虑。

学校也应该积极完善监控设备,排除安全隐患,做到全方位无死角,这样才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看管。

结束语:

无论体育课是否要取代英语的主科地位,家长们都要明白,应该将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

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忽视自身的健康,全面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才会有更好的未来发展。适当的运动可以强健身体,同时也可减轻学习的压力。

中小学生的体育课,应该如何安排才合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