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高龄的丁大娘,在平日里养成了晨练做操的好习惯,因此,别看她的年纪大,但是身子骨还算硬朗。

但就在最近的一次晨练中,丁大娘一不小心却出现了意外,不慎在做操中摔了一跤,起来后走不了路了,丁大娘被紧急送到医院后做检查,被告知患有骨折的问题。

经过详细的询问病史,医生了解到丁大娘正在服用降糖药、降压药及感冒药,还有安定,一共吃着4类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认为丁大娘的跌倒与正吃的药物有一定的关联。而丁大娘却不太理解,没想到吃药竟然有致摔跤这么大的副作用。

到底是哪些药物会增加摔跤的风险呢?

对于老年人来说,身体各项机能都在衰退,药量也会适时的增多,再加上老人肾脏排泄与肝脏解毒的功能下降,就很容易导致药物血药浓度上升。

这就会引起药物聚集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这许多药物呢都可能影响精神意志,视觉与固态平衡等,因此,老人在服药期间容易产生跌倒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心血管药物

比如我们常见的络活喜、美卡素等降压药物,这类药物能够降低血管的紧张度,扩张血管而降低血压,容易造成头昏,甚至是体位性低血压,从而诱发跌倒的问题。

2、利尿药

这类药物会使机体短时间失去大量的电解质和体液,导致老年人出现乏力,头昏,嗜睡或站立不稳的表现,进而引起老年人跌倒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中枢神经抑制药物

日常生活中,比如常见的镇痛药,镇定催眠药和抗精神病的药物等,这类药物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使老年人的认知、平衡与活动度都会下降,就更容易导致来年人摔倒了。

4、降糖药

降糖药在降糖的同时,也会影响老年人的平衡能力以及精神意识,特别是过量服用或服药后未及时进食,这样会造成低血糖而让老人摔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如何预防跌倒?

对于老年人的跌倒问题,我们要有足够的重视,在日常生活中要立足于预防。而预防的目的是在于不妨碍老年人日常活动和自主生活的条件下,尽量减少跌倒的发生。

1、加强体育锻炼

通过增加自身锻炼,从而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可预防跌倒的发生。如果老年人的身体素质较好,可以练习单脚站立,以锻炼身体的平衡度。

另外,还可以通过坐在凳子上捡地面上的东西,以此来锻炼自身的腰部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参加社会活动

有研究表明,社交活动多的老年人,其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社会活动少的老年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旺盛的精神活动,可预防跌倒的发生。

3、治疗相关疾病

虽然预防老年急性病,比如肺炎、上消化道出血等,所致的跌倒是困难的,但有效的控制慢性病则是预防跌倒的重要措施。

高血压对人体小脑和大脑的功能会产生有害影响,因此,有效地控制老年人的高血压,则有利于预防跌倒的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多老年人控制姿势的能力减退,这与小脑和基底神经节梗死、灌流不足或变性有一定关联,因此,增加此方面的治疗,也可减少跌倒的发生。

4、改善生活环境

改进周围公共安全措施值得重视,比如卫生间靠近卧室,马桶旁和走廊应有扶手,家具摆置适当,床和椅的高度不宜过低,防止地面积水,增加照明,穿合适的鞋和裤等,以减少跌倒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