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惯例,疫情比较严重的省区,每天或定期要举行新闻发布会。看得多了,大家就有了一些对比。
坐在主席台上的人,有些地方要戴口罩,有些地方又不戴。或者开始可能都戴着,轮到谁发言的时候,会摘下口罩。还有会场氛围也不一样。有的发布会,会场光线充足,灯光明亮,发言人精气十足,精神抖擞。有的发布会现场光线灰暗,主席台人物精神面貌也受到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发布会的现场,发言人戴着口罩全程讲话,实际上自己挺难受的。话说得多了,难免要多用气,口罩遮挡毕竟影响呼吸。给观众的感觉也不舒服,看不清发言人的脸和表情,只看到口罩随话语一起一伏,感到紧张憋气。
还有,会场氛围会影响到主题表现。灯光不亮,光线昏暗,主席台位置没有补光,会感觉镜头下每个人脸色发暗、表情阴郁。本来疫情发布的基调就偏于沉重,这样偏暗的光线衬托发言人形象过于严肃,也让观众感到压抑、紧张、沉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前疫情复杂严峻,的确让人高兴不起来。但正因如此,新闻发布会更要体现一种昂扬进取、迎难而上的精神氛围,反映一种明快饱满自信的精神面貌,能够提振大家的信心,增添前进的勇气。
与发布会的主旨目的相比,戴不戴口罩就成了形式。戴了不说明防控工作抓得严抓得细,反而不戴更有利于发言人表现。
发言人有没有精气神,可以靠调节会场光线来加强。会场布置看起来是形式,但这个形式也是为发布会的主旨目的服务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严的时候严到点子上,该放松的场合可以放松。这样形式上的细节问题,让人不禁联想起当前疫情防控中的其他现象。这几个月里,大家每个人或许都经历了一些流于形式、顾此失彼,又让人啼笑皆非、无可奈何的事情。
就像现在讲这件事的方式,或许可以幽默轻松一些,让大家更乐于接受。而不是说得这样一本正经、严肃认真,却让大家看得不高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话说回来,大家看广州那么重的疫情,一天新增两三千人,他们不封城。在新闻发布会主席台就座的人,气定神闲、举重若轻。形势那么严重,他们心里不是不紧张不沉重,只是这种场合要求他们,必须拿出强大的自信,充沛的精气神,给市民一种信心、一种宽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