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前我国多地面临着新一轮的疫情传播。一些城市迫于疫情复杂局面,采取了长时间静态管控措施,但又出现过度防疫、措施不精准的情况,造成许多社会问题,带来新的困扰,需要引起高度注意。

1.经济民生问题

一些地区因为长时间封控,居民无法外出打工,商户无法恢复营业,经济来源断绝,生活生计受到威胁。有些没有固定收入的家庭,甚至买不起稍微贵一点的菜包。他们积蓄不多,又不在享受低保之列,对物价敏感,平时能够自食其力,这种封控时期却毫无办法。

服务业三年来饱受打击,除少数与疫情保供有关的行业,大多数在封控中暂时关门。很多个体户、企业主停产停业,背负贷款借债,还要支付房租、利息和员工基本工资,压力山大。

在新疆,旅游业的黄金经营季节已经结束,建筑工程等行业已经接近尾声。从业人员一年只挣了三四个月的钱,还得熬过漫长的今冬明春。即使现在恢复正常,也已无事可做,到明年四五月前,这类行业还得再硬扛半年。形势不明,前景未卜。

2.心理健康问题

近日呼和浩特焦虑症女子坠楼事件,再次突显疫情下心理疾病患者的处境堪忧。

在长时间封控中,焦虑症、抑郁症患者失去了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堵塞了寻求外界帮助的通道,心理疾病会进一步加重,有可能陷入极端情绪,走向轻生。

就一般人而言,人们在长期封闭环境中,心理情绪持续处于压抑、苦闷,对于内向型人群来说,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的就会导致焦虑障碍、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长期封控居家生活也会普遍导致情绪压力升高,在人际交往中容易紧张激动,产生口角冲突,需要寻求渠道发泄释放自己的情绪,引发社会冲突因素。

有个明显的现象,封控时间越长的地方,社交媒体上的戾气越重。含有讽刺、谩骂、嘲笑、挖苦等灰色情绪的内容,频繁发布引人耳目。面对现实他们无能为力,网络成了唯一的释放通道。这种负面情绪不断积累,会给人们带来消极影响。

3.学校教育问题

长时间封控下,正常教学改为线上教学,老师通过钉钉课堂线上授课,学生对着手机电脑听课。师生没有面对面交流,缺乏互动反馈,教学质量很难保证。

许多老师已有反映,线上教学效果不好,虽然也想了很多办法,但是学生那一头是无法控制的。学生居家情况、学习环境各异,缺乏家长管束、自律较弱的学生,更容易在这种持续的网课长跑中被拉开差距。

在感染人数多、隔离点不足的情况下,学校被征为集中隔离点是通常做法。教室、宿舍改造为隔离人员的生活区,一部分教职工要转变角色,作为服务保障人员坚守学校。隔离工作面对成人,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他们一批批迎来送往,管理别人,还要防护自我,工作和精神压力很大。

这些临时征用的学校,在解封之后还无法马上恢复教学。必须等最后一批感染者解除离校,所有教室、宿舍设施重新整理归位,完成彻底消杀后,才能重新开学。也就是说,在恢复正常生活生产秩序 ,城市全面解封之后,最后才轮到恢复教学。

疫情下的学校教育问题,看起来不比其它问题严重,但影响长远。孩子们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期。在长期封控环境下读书学习,缺乏集体融入,没有同伴沟通,没有老师交流,失去了学校的文化激励氛围。

4.社会稳定问题

疫情本来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当叠加其它不安定因素时,有可能引发社会稳定问题,酿成次生灾难。

比如呼和浩特焦虑症女子、兰州七里河持刀闯卡男子等,他们的行为直接或间接与疫情有关,而造成的后果已经超出了疫情病毒的危害,形成不利于人心稳定和社会安定的因素。

又如各种涉及疫情和防疫工作的谣言、不实信息,不断出现、又不断被辟谣,公众获知事实真相的需求很难满足,公众的内心疑惑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答。

防疫工作人员的失误、过激的措施会引发群众不满,还有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因处置不当而导致事故事件,这可能成为别有用心之人煽动闹事的材料,在网络发酵会引发舆论危机,在人群造势则会酿成群体性事件。

  • 长期封控下的必答题

当疫情得到很快平息,这些问题就不构成为问题。而当疫情拖长延宕,它们就成了疫情防控的必答题。

在长时间封控状态下,防疫工作面对的问题从病毒问题、保供问题,延伸到这四类问题。这些问题相互叠加,相互激化,发生累积效应,有可能引发恶性事件和次生灾难。

近期大家看到的一些发生在疫情封控期间的负面案例,都不是疫情防控本来要解决的问题,而是由防控不力衍生的问题,最后却成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因此,当疫情一旦无法速战速决,拖沓演变成持久战,那么整个社会所承受的风险和代价就会成倍增加。社会面对的问题,从“一生二,二生三”,具备了“三生万物”的复杂性。进入这个阶段,问题就不只是疫情防控问题,而是社会治理问题,是应急状态下的社会治理问题。

  • 明确风险责任,上下同欲者胜

从公共卫生事件升级到疫情应急状态下的社会治理,倍增的风险和代价由谁来承担,怎么来共同化解这些难题?

封控环境下的居民个体,被动承受了问题带来的风险和不利后果。社会治理的主体——政府官员和干部,在这场应急大考中责任突显。

当官员和干部不会因无限期封控有损失,甚至出现问题也不会被追责时,他将视长期封控为理所当然的政策,并继续延续执行下去。

当长期封控造成恶果而无人追责问责,官员和干部的霸气和底气就会得到助长,他们继续盯着上级,而对问题熟视无睹,看不到听不到群众的困难与诉求,进一步恶化干群关系。

事实上,我们只看到因防疫不力,而问责主官,至今没有看到任何一个地方,因疫情防控过度,而追责问责当地主官。

11月5日国家联防联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中,对防控过度行为提出要加强曝光和纠错问责,可以感觉表面波澜不惊,下面却暗藏变化。明确防控主体的过度行为责任,建立有力的应急工作追责问责机制,对实现精准防控至关重要。

当然,问责与追责只是解决防控过度、减轻问题风险的事后手段。

大家更希望看到的还是,广大干部上下一致,用心用情用力抓好疫情防控,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层层加码、一刀切等问题。根本的防控问题解决了,其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En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注和转发,就是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