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与学习相伴,校园生活与学习生活二者密不可分。

孩子每一件事都是大事,孩子的每一次成长都是一次心智成熟飞跃。

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学习仍是迈向成功、超越自我最简单的办法。

高质量人才无论何时都很“抢手”

社会的发展,再一次证明,高质量人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很多家长有忧患意识,但是发现自己能力已经不能辅导孩子了。

应试教育之下,升学是目标,成绩是标志,考试的每一分都可能对未来产生不一样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了小学之后,家长才发现,小学与幼儿园真的一点儿也不一样。

有的父母甚至感叹随着孩子年级升高,孩子学习进度已经变成自己遥不可及的天空,为了提高孩子的成绩只能另辟蹊径。

各种补课机构成为父母的心头好,但是这一行为又违背减负政策的初衷。

“双减”之下,孩子的学习压力并没有减少多少,家长更是身心疲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校课后延时服务应运而生

很多小学家长反映,孩子放学家长却没下班,家庭面临着孩子无人接送、无人看管的困境,只能寻求课后机构的帮助。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也为了进一步开展素质教育,在“双减”的基础上,提出了校园课后延时服务。

学生在这段时间,可以完成老师留的作业,不会的还能及时请教老师,家长再也不用为辅导孩子作业而烦恼了,亲子关系更加和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课后延时的放学时间,与大部分家长的下班时间能够衔接上,接送问题迎刃而解了。

看似皆大欢喜的背后,却有家长发出了反对声音,甚至出现要求取消课后延时的声音。

为什么有的人会反对‘课后延时服务’呢?理由如下

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在校时间过长,这部分家长认为:

孩子从早晨七点半待到课后延时放学,在校时间已经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范围。

孩子正常放学,在家可以放松休息,还可以发展一下个人兴趣爱好,孩子没有实现真正的减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这部分家长忘了,自己给孩子马不停蹄报各种班的时候,孩子不是从学校到另一个学校么?孩子早放学真的放松了么?

一些学校的课后延时安排不合理,有的学校课后延时会安排各种课外课程。

虽然孩子在学校发展了个人的兴趣爱好,但是作业仍是留到家里写,家长上了一天班,孩子放学晚了,辅导作业的时间也晚了。

再加上有些学校会出现不合理的收费问题和强制学生参加的问题。

促使家长反感“课后延时”。的确,家里有人能够正常接送的,为什么还要参加延时服务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这样的学校还是少数,大部分学校“课后延时”做得非常好,也得到了家长肯定的声音。

课后延时服务要取消?相关部门的回应来了

“课后延时”的出现,老师的工作压力随之增加,学生在校时间也长了,特别是对一些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再加上一些家长反映自己并不自愿,但是又不愿意当出头鸟,只能随大流。

取消“课后延时”的声音越来越多,相关部门对此做出回应:

课后延时服务的初衷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但在实行过程中,由于一些原因出现了诸多问题,教育的发展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密不可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将对课后延时服务进行一些调整,全国各地区学校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课后延时时间,必要情况下,也可以取消课后延时服务。

如何让课后延时发挥它真正的作用?

合理分配时间,大部分家长是希望做甩手掌柜的,在他们心中,课后延时服务应该保证孩子能够完成最基本的课堂作业。

所以学校应该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孩子写作业和老师答疑。

在保证大部分孩子完成作业之后,再开展其他兴趣课堂。

这样孩子能够学的踏实,玩得开心,家长也放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践性活动不能少,学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趁着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可以开拓一下孩子的思维。

多进行一些实践性的活动,让孩子既能放松休息,还能增长知识。

而且实践性活动要有多样性,能让孩子时刻保持新鲜感、期待感。

不用非得是一些高大上的活动,只要能锻炼孩子的动脑、动手能力就可以,例如手工活动、绘画活动等等。

结束语:

延时服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是这个时代的应运产物。

但真正将其初衷落实到位并不容易。如何让它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需要教育者去想去做。

你同意取消课后延时服务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