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是以华夏文明为基础,充分整合全国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要素而形成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的三大精髓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谢天谢地。众生在三界内,五行中,离不开天地的滋养,上苍风调雨顺,大地五谷丰登,万民安居乐业。

第二:不忘祖先。水有源,树有根,人人都是父母生,父母把我们养大,我们要有孝敬长辈,父母,养成尊师重道,父母上面还有父母,我们一代一代的祖先都对我有恩德,虽然我没有见过这些祖先,但是他们的恩德、他们的福荫让我也能够享受到,我之所以有今天,真的是祖宗之德,常常这么个思惟方法,所以人心就厚道。所以古人讲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能够祭祀祖先,人心就厚道、就纯朴。祖先就好比是一棵树的根本,我们的家族是一棵大树,从祖先那里长起来,这是有根本。常常我们想到根本,想到我今天之所以是枝繁叶茂,家族也是能够这样的昌盛,是因为有根,我们要报本反始,要回到根上来,祖先是我们的根,所以我们要给他们祭祀,这是一种报恩的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敬畏圣贤。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无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人生如果没有可怕的,没有畏惧那就完了。畏天命包括一切宗教信仰,有所怕才有所成,无所畏惧不会成功。敬畏大人,敬畏有品德学问的人,对父母长辈有所怕惧的人就会成功。

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圣人之修养已经达到了宠辱不惊之境界,不求闻达于诸侯,求道为己,道不行则乘桴浮于海。现代人汲汲于名利,热切地想将圣人世俗化、功利化,实在是好心办坏事的典型。我一向对所谓的“与现代接轨”的说法抱有高度的怀疑态度,现代化意味着群氓化,在众声喧哗中,一切厚重的文化象征都会失去意义,成为大众娱乐的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敬畏圣人,继承传统才是对圣人的最好尊重,研读古人的经典著作,与古人会晤于一瞬之中,心有所得,也是继承的最佳方式。在传统面前,我们最好还是保持一种敬畏的姿态,能把传统毫不变样地继承下来,才是对孔子、对圣人的最好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