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女子雇轿夫抬哈士奇上山,拍摄者:女子花了双倍价钱轿夫才抬》,刷爆屏幕,上了热搜。
有个故事:清朝时庞公公想买个小老婆,相中了老农康老汉的小女儿顺子,交易成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庞公公得到了新欢,老农得到了钱财,顺子过上了好日子。大家都好,都高兴,你情我愿。可为什么这种旧社会我们要被打倒呢?
一切高于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财富,都是通过剥削他人得来的。舍得花钱抬狗上山的人的钱99%也是通过剥削他人得来的。
顺子是被迫过上好日子的,因为庞公公得不到会用其他手段得到,这个是封建的等级制度以及强权制度。现在,庞公公这些人改做包二奶三奶四五奶,人家二奶三奶四五奶也没有说什么社会不公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倒是庞公公这些人的正版老婆,天天抱怨:“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大款的女人,难上加难”。你说让她离婚,她又要跟你急,愿意继续这“难上加难”的苦日子。
如果顺子像现在的二奶三奶四五奶那样,愿意“过上了好日子”,那现在和过去也没啥区别。如果是不愿意的,那就不属于三方都高兴。
很多类似的案件过程并不是那么理想,在以前,地位高的人看不起贱民,就像解放后贫下中农和工人阶级看不起黑五类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家太监破例看上顺子,是顺子他爹的福分,也是顺子的福分。老农不同意,有的是办法逼他同意。当时社会形势,上位者就是能够随意欺压下位者,在司法过程中,没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在清朝所有类似故事中,各方都自愿、满意的情况也许只占1%甚至更少,这种旧社会我们为什么不打倒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要弄清楚哦,不能以偏概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合本案:大家看到轿夫抬了比人轻的哈士奇,拿到双倍的钱,觉得很开心。
那为什么狗主人愿意出双倍的价钱呢?是因为一开始轿夫本能地不愿意接这活,狗主人才给出双倍的价钱。
是不是轿夫当时“没想明白”?为什么呢?是自己身份?还是别的?但是最后狗主人出了双倍的价钱,轿夫就想明白了。所以,这一次,刘强东和刘静尧在美国的花花事儿,也就在法庭下面和解了。
再假设一种情况,如果不管狗主人出多少钱,轿夫都不肯抬狗。那狗主人可能就不得不去想其他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了。比如她拿10倍价钱请其他人抱着狗上山,那就很可能轮到轿夫眼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