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树乡谈

2005年,在上合组织建立观察员机制的第二年,伊朗就成为了上合组织观察员国,2008年伊朗正式提交加入申请,但直到今年,伊朗才终于加入上合,这背后既是自然发展,也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围绕这件事,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大国博弈。

为什么伊朗用了17年才加入上合?

与巴基斯坦一样,在开始的时候,伊朗与美国的关系非常好,曾经是海湾地区的美国“宪兵”,但1979年伊斯兰革命之后,伊朗精神领袖霍梅尼将反对霸权主义作为伊斯兰革命的主要目标之一,认为“世界和平与安宁取决于霸权主义的灭亡”,并提出“假若我们有能力,定将霸权主义者全部消灭”。

此后,伊朗扛起了反对霸权主义的旗帜,从40多年的美国盟友变成了反美先锋。

伊斯兰革命爆发后,礼萨·巴列维逃亡美国,希望老东家美国能够庇护他,这引起了伊朗人的极度不满,于是伊朗青年学生们占领了美国大使馆,将52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扣为人质,也就是震惊美国的“伊朗人质危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伊朗的霍梅尼刚刚上台,美国的卡特即将竞选连任,谁也不能有丝毫屈服,于是双方提出了许多争锋相对的反制措施,最终,卡特决定执行武力营救,1980年4月24日,美国派出180名突击队员乘坐8架直升机飞抵德黑兰,但结果一败涂地。

这大大激怒了伊朗,愤怒中的霍梅尼不仅将美国人质分散关押,还将美国的武力行动向全世界曝光,直接导致卡特民意支持率大降。这还没完,霍梅尼还对卡特产生了极度敌视,想尽办法压制卡特的支持率,就是要实现“白宫易主”,甚至选择在里根宣誓就任美国总统的当天,伊朗立即同意释放所有在押美国人质。

虽然伊朗最终释放了人质,但是对美国人而言,美国驻伊朗使馆的外交官被蒙着双眼出现在电视上的画面如梦魇一般,堪称奇耻大辱,这段历史每隔几年就会被美国媒体炒作。

比如2005年内贾德当选总统后,美国媒体再次翻出人质危机的照片,指认内贾德参与了人质危机,引起美国国内反伊高潮;2012年,好莱坞又拍摄了《逃离德黑兰》,获得多项奥斯卡大奖,再次唤起美国人的记忆;2014年,美国以新任命的伊朗驻联合国大使参与过人质事件为由,拒绝发签证,等等。

在这些表象的背后,有两大核心游说集团。

一是美国国内的犹太游说团体。

多年来以色列及美国犹太集团坚持对美国国会和政府进行反伊游说,以色列一直将伊朗视为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和地区最大敌人,以色列外交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渲染伊朗威胁论,推动国际社会遏制和制裁伊朗,对美国的游说当然是重中之重,甚至为了消灭伊朗,以色列还与宿敌沙特结成了反伊联盟,更直接对伊朗在叙利亚的目标进行军事打击。

二是沙特游说集团。

与以色列类似,沙特也将伊朗视为地缘政治竞争的主要对手,不同于以色列毕竟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伊朗才是沙特争夺地区领导的关键阻碍。沙特不仅放下敌意与以色列合作,还积极拉拢俄罗斯离间俄伊关系,还在叙利亚、也门、伊拉克、巴林、黎巴嫩、卡特尔等地直接与伊朗全面对抗,和伊朗打代理人战争。

沙特王储穆罕穆德甚至曾公开说,如果美国对伊朗开战,沙特愿意充当先锋。

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美国自然视伊朗为生死大敌,想尽一切办法消灭伊朗现政权,推动联合国制裁伊朗,尤其是特朗普上台后,在伊朗问题上不惜与欧洲决裂,还推动成立了反伊的“中东战略联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因此,在2015年伊朗核协议签订以前,伊朗一直受到联合国制裁,不符合加入上合组织“不能受到联合国制裁”的基本条件,伊朗也只能继续等待。

除此之外,上合还强调“协商一致”原则,然而伊朗与塔吉克斯坦一直有很大矛盾,虽然两国都信仰伊斯兰教,但是伊朗以什叶派为主,塔吉克斯坦主要是逊尼派,由于教派的倾向不同,伊塔两国有很深的分歧。

源头是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塔吉克斯坦共产党领导人纳比耶夫以微弱的优势当选为了国家元首,但是新政府统治力量薄弱,国内矛盾重重,尤其是伊斯兰复兴党建立了武装力量,成为了强大的反对派,内战一触即发。

虽然纳比耶夫做出了一定让步,与反对派分享权力,让出了第一副总理、国防部长这样的要职,但伊斯兰复兴党并没有满足,甚至进一步要求总统下台,于是塔吉克斯坦内战爆发。

伊斯兰复兴党与伊朗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塔内战前后,伊朗向反对派提供了很多支援,也希望通过反对派实现对塔吉克斯坦的渗透,虽然由于触犯俄罗斯利益,且当时面对西方制裁压力,伊朗最终放弃继续掺和塔吉克斯坦内战,但是塔对伊朗的警惕和不满持续至今。

于是,塔吉克斯坦也一直反对伊朗加入上合组织。

总结一下,伊朗之所以花了17年才加入上合,直接原因有二:一是被联合国制裁,二是塔吉克斯坦反对

更深层原因则是大国博弈以及伊朗的国家选择。

- 2 -

全球大国围绕伊朗的博弈,非常值得关注,尤其是美欧之间的分歧。

美欧在很多方面有共同的立场和观点,比如在伊朗问题上,都致力于防止伊朗带来的安全威胁,反对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反对伊朗发展导弹技术,反对伊朗扩大地区影响力,尤其是反对伊朗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扩张。

比如在特朗普对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高级将领苏莱曼尼进行定点清除之后,欧洲国家没有指责美国,而是默认甚至要求伊朗对此保持克制。

在共同利益之外,美国和欧洲也有着相似的意识形态,对于非西方的体制极为蔑视,都不愿意承认伊朗伊斯兰政权的合法性。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和欧洲没有分歧。

美国之所以强烈反对伊朗,与美国国内犹太集团和沙特集团的游说分不开,美国国内已经形成了反伊的政策,自然也就延伸到了外交领域,否定、遏制甚至颠覆伊朗自然成为美国的基本目标。

但欧洲就不一样了,欧洲跟伊朗没有什么历史恩怨,而伊朗也对欧洲比较崇拜,尤其特别信任和推崇德国的商品。在德国刚刚成立的时候,伊朗就对同样处于强敌环伺的德国非常有好感,希望与德国拉近关系实现“远交近攻”,毕竟德国自称是雅利安人的正统后裔,而伊朗正是雅利安国家,两国“同宗同源”,希特勒曾称伊朗是“雅利安兄弟国”。

伊朗国王在1873年访问俄国、1878年访问英国、1889年访问法国时,都专门去德国面见德国皇帝和首相俾斯麦。德国也希望扩大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于是伊朗和德国自然有了结交的利益基础,于是在1873年,两国签订了贸易和通航条约,还达成了一项同盟性质的条款,规定如果伊朗与另一个国家发生战争,德国会介入并斡旋、调停。

后来,德国还帮助伊朗进行建设,在英俄的压迫对比下,伊朗和伊朗民众更对德国充满好感,好到什么程度呢?

两次世界大战中,伊朗国内主战派都呼吁加入德国一方,虽然迫于大国压力,最终选择中立但仍然暗地里偏向德国,以至于两次被英俄(苏联)派兵进攻,差点把北方国土都丢了。

但即使这样,伊朗仍然非常贴近德国,而德国也投桃报李,在美国封锁伊朗的时候,德国一直声援伊朗;美国要撕毁伊朗和武器协议时,德国也是强烈反对,甚至硬顶着美国压力,哪怕跟美国撕破脸,也要坚持与伊朗进行贸易往来。

而对英法等欧洲国家来说,伊朗紧邻欧洲,拥有8千多万人口,自然是非常重要的市场,更重要的是,最近这些年欧洲难民问题越演越烈,给欧洲各国带来巨大压力,土耳其又老是拿难民问题威胁欧盟,自然不希望因为伊朗问题导致中东进一步动荡,所以特别希望伊朗稳定。

德国以及欧洲与美国在伊朗问题上的关切点有很大不同,自然导致双方在处理伊朗问题上存在尖锐分歧,欧洲为了和平解决伊朗问题也投入极大,已经成了欧洲各国(英、法、德)德重要外交遗产,不容被美否定,以至于伊核问题已经成了美欧分歧最重的问题之一。

现在围绕伊朗,已经形成了三大阵营:

伊朗 VS 美国、以色列、沙特 VS 欧盟、俄罗斯、中国。

三方产生了复杂的博弈,比如美国与伊朗的直接对抗,颇有种不死不休的感觉;比如围绕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的存废,美国也与欧盟、俄罗斯、中国展开了激烈博弈;另一个主线则是伊朗同以色列、沙特之间争夺地区领导权的博弈,三国各有盟友,将整个地区所有的国家全部裹挟了进去。

现在印度、日本也要掺一脚,地缘政治竞争越来越激烈,各方对于是否要遏制伊朗崛起产生了激烈分歧,这也导致在伊朗加入上合问题上,不得不慎重考虑。

- 3 -

中国对于如何发展中伊关系也存在一些顾虑。

正如前面所讲,伊朗已经成为各方博弈的焦点,美国已经把伊朗视为不死不休的对手,列为挑战美国的“流氓国家”,而中美关系极为重要,中国不能不考虑美国的态度。

而中国加强同伊朗的合作,尤其是能源领域的合作,也必然威胁美国全球霸权,在中美关系还行的情况下,中国显然不能过于激进。

但“幸好”出了一个特朗普。特朗普对伊朗非常敌视,而特朗普上台以后,美国与中国的关系极具恶化,2018年以来的中美贸易战以及美国对中国的制裁,也让中美关系遭受重创,一定程度上中国可以不必在意美国的态度,强化同伊朗的关系。

但是还有一个非常大的阻力,那就是中东其他国家的态度。

中国非常善于交朋友,中国在中东有着极大的利益,需要保证能源供应、出口和安全的稳定,因此与几乎所有的中东国家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还与阿尔及利亚、埃及、沙特、伊朗、阿联酋都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与以色列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建立了“创新全面伙伴关系”。

然而伊朗实在不是省油的灯,与以色列、沙特争夺地区领导权的同时,沙特、阿联酋也担心伊朗对其产生威胁,对中国来说,伊朗只是中国中东外交战略的一部分,不可能不考虑其他国家的想法,不能为了伊朗站在中东其他国家的对立面。

伊朗内部也一直没有正确认识“一带一路”“上合”等政策,伊朗之前一直不认为中国是真心搞“一带一路”,觉得中国不过是外交宣传罢了,所以非常不积极,更没有做好准备。伊朗内部政治也非常复杂,改革派倾向于“向西”,保守派倾向于“向东”,激烈的派系斗争导致伊朗很难执行长期战略,比如伊朗推出的6个五年计划,执行率都不到50%。

在这种情况下,伊朗自己都怀疑中国是否愿意同伊朗开展长期合作。

但不得不说危机才是改变的契机。随着美国对欧洲渗透的强化,欧洲越来越丧失自主权,比如在美国暗杀伊朗高级将领之后,英法德竟然威胁伊朗,要求伊朗克制,这极大打击了伊朗改革派,伊朗前总统鲁哈尼“向西看”政策严重受挫,伊朗保守派上位。

新冠疫情之后,伊朗经济受到重创,唯一能够解救伊朗的只有中国。

于是伊朗终于改变了长期以来“不要东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输出革命”的外交基本原则,转变为两方都要,想要学习土耳其寻求东西方之间的平衡。

于是,伊朗自然选择了加入上合,更加贴近中国,中国也少了很多顾虑。2021年3月27日与中国签订了《中伊25年全面合作协议》,涉及战略、政治、经济多个部分,尤其是基础建设和石油经济,按协议规划,中国将在未来25年里向伊朗投资4000亿美元,作为回报,伊朗将向中国大量提供优惠价的石油,并且使用人民币结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对于中国是梦寐以求的,一方面效仿美国,将人民币与伊朗石油挂钩,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另一方面,也将印度彻底踢出局,绝了印度对恰巴哈尔港的念头,中国将拿下关键的霍尔木兹海峡。

我们可以看下地图:

位于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想必大家都了解,中国已经与巴基斯坦达成了协议,租用43年。

紧邻的恰巴哈尔港属于伊朗,地理位置同样重要,印度此前一直想要拿下这个地方,但在中伊协议签订之后,这个港口显然已经是中国的了,不仅仅如此,伊朗还下了重注,在协议中,中国还将协助伊朗在格什姆岛进行石油设施建设。

格什姆岛是霍尔木兹海峡的咽喉之地,其重要性还要高于恰巴哈尔港,这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就不必多说了吧?

当然,未来伊朗仍然会尽量在东西方间寻求平衡,这也是一个地区大国必然的选择,但随着中伊合作的加深,一切都是可以期待的。

大国之争,不在于朝夕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