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买卖人口被视为合法行为。成为仆人的人大多生活朝不保夕,富贵之人需要劳动力,那么就构成了一种社会需求,“仆人”这个职业也就应运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铁链锁住的奴隶

有一段古文介绍说;“乾隆四十八年二月内凭陈黑子作保,用身价银二十五两买得大兴县人郑容,同妻刘氏,许高寿儿与二妞四口为奴。”这段史料记载了乾隆年间有人买了四个仆人,总共花费了二十五两白银,也就是说一个普通仆人的价格大概是在六到七两左右。而且这还是决卖,所谓的决卖就是买断终生,彻底地成为了奴隶,而不是雇工。一旦被收买为奴,一辈子都是别人的奴仆,根本没有翻身的机会。他们是没有任何人格可言的,是主人财产的一部分,可以被抵押,被买卖,甚至用来殉葬等等。,奴仆的一生几乎没有被解放的可能。奴仆是没有任何地位的人,他们没有户籍,没有官方的身份,大部分奴仆就算是被打死,累死,甚至是病死,都没有人管。仆人们除了拥有自己的身体之外什么都没有,实际上自己的身体,器官,生命也是受主人的支配,有些仆人的地位甚至还不如主人的一只宠物。

那么人格地位还不如宠物的奴隶阶层,让他们选择活下去的只有人性了。人的天性里都渴望活着——蝼蚁尚且贪生,何况人乎?他们虽然有着仆人的身份,但不代表着他们的生命已经徘徊在生死线边缘了,毕竟主人还需要榨取他们的剩余价值。

地主用奴隶充当牛马

那么,那些卖身为奴的人就那么听话吗?主人家驾驭仆人只有两种武器,胡萝卜与大棒。而按照历史进程来看,胡萝卜是会越给越大的,就像现在人的工资一样,总是在缓慢地上升。而仆人的地位从物品属性到牲畜到高级牲畜到奴仆到领民到雇员,还是有越来越高的可能。

当过奴隶的被三番五次买来掳去的,后赵皇帝高祖石勒就是其中之一。他是中国皇帝方阵中唯一一位从奴隶到皇帝的。石勒是位极富有传奇色彩的开国皇帝。从一名羯族奴隶成长为后赵建朝立国的皇帝,石勒仅仅用了三十五年,便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奴隶蜕变成拥有几乎整个中国北方的帝王,石勒值得炫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赵石勒皇帝

翻看《晋书》,发现在西晋至少在“八王之乱”时期,中国北方,尤其在晋、冀一带,掳夺羯人,贩卖羯人,转卖人口,掳人为奴的现象普遍,而且是光天化日之下就抢掳人口,变奴出卖,有些十七世纪欧洲殖民主义者到非洲掠夺黑人、贩卖黑人的味道。

石勒就曾几次以被贩卖的奴隶的身份,被交易过,好在他凭借着机智都逃脱了。有一次,他甚至被当地的军队五花大绑,捆成一团准备拉到河北卖为奴隶以资补军费不足。最后被他曾经给人家当过佃户的好心人宁驱藏起来才躲过一难。由此可见,当时贩羯人为奴的交易似乎“合理合法”,至少政府无力干涉。石勒也曾数次为躲避被贩卖为奴隶而东藏西躲。

而后来石勒当政期间,为了招纳能管理国家的人才,设立了一个职能类似于政委的政府部门,要求该部门在国内四面八方设立小学,还制定了统一的教材,并要求国内的每一个郡至少要有一百五十人参加学习。这些人系统地学习以后,还要连续通过三次的考试,最后才能够毕业,只有毕业了的人,才有资格作为国家的后备干部来进行专业的培养。

在早之前,孔子创办了学校,使平民有机会接受教育,但那都是他个人的伟大行为,无法上升到国家的层面,因此也不具备发放学位的条件,自然也就没有考试。

我们都知道,任何一种改革不可能一发即成。后世隋朝正式推行的科举制度,正是在石勒发明的考试制度下,一点一点摸索中慢慢地建立起来的。而通过考试进行人才的选拔,奴仆出身的石勒皇帝是先驱者。拿到现在来说,如果出生不是一个官二代、富二代,要想从社会底层走向上层,考试依然是最为重要,或者说是唯一的选择。

时过境迁,现如今有多少通过考试制度改变了一生命运的人,谁能够想得到这伟大的制度,竟然是奴隶出身的人发明的。而奴隶制度是持续到了雍正皇帝上位后才得以废除,1723年4月,雍正皇帝将清朝贱民制度级逐步地取消,也就是把奴仆转为良民,至此才算从法令层面肯定了贱民身份地位的改变,使沉沦了数百年的贱民得以新生。

废奴运动图

将近三百年以前废除的奴隶是不是觉得距离我们非常的远?要是觉得三百年太远,那咱们可以放眼身边人,有多少人是房奴,车奴,卡奴等等,这下感受深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