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一个省份,有52个少数民族在这里聚居,人数多达上千万。

多样的民族,诞生了多元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云南石屏县,当地的彝族人喜欢跳一种独特的“广场舞”,是彝族自己的民族舞,名叫“烟盒舞”。

石屏彝族烟盒舞,又称"跳弦"、"垄偬"等,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的彝族村寨。舞蹈时,因每人两手各拿一个竹或木棉蝗烟盒弹跳起舞而得名。

烟盒,我立马想到的是一个个方方正正的香烟盒子,莫非彝族人对烟盒情有独钟?

据说,香烟盒舞开始时并没有道具,但是由于节奏不统一,舞蹈也不整齐,节奏只能通过拍手统一起来。

后来,一些人用黄色烟盒来制造愉快的声音,所以他们干脆就用烟盒来代替拍手。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它就成为了如今的“香烟盒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此香烟还真是彼香烟,但是此香烟盒可不是彼香烟盒。

如今的香烟盒,通常是指一个方方正正的硬壳纸盒子,但是烟盒舞的烟盒却是一个圆形木制烟盒。

烟盒

这种圆形木制烟盒是古代的彝族人用来盛放火草烟的,弹上去能够发出悦耳的声响,于是就有了用弹烟盒代替拍手的历史渊源。

有关专家更是将这种烟盒称之为目前世界上最小的鼓之一。

在以前,彝族还有“吃火草烟”的传统习俗,可惜如今已经消失,只有烟盒舞流传了下来。

烟盒舞,包括正弦和杂弦两部分,虽然是一种群众性民间舞蹈,但是形成了山区和坝区两种风格和多种流派,舞蹈套路更是多达220套,在四弦的伴奏下,弹击盒底击节作舞,节奏明快、气氛热烈,深受彝族人喜爱,有着“听见四弦响,脚杆就发痒”的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烟盒舞的来历,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认为是模仿挑秧苗走路,上山下山的样子。

也有人认为是古代彝族人为了猎取野兽,往往披着兽皮混到兽群中间,渐渐地把这种模仿野兽的动作发展成为了舞蹈,所以烟盒舞中有“鹭鸶拿鱼”、“猴子搬包谷”、“鸽子学飞”等模拟动物的情节动作。

烟盒舞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已经无法考究。

不过,根据清乾隆时期的《石屏州志》记载,“夷人各种皆有歌曲,跳跃歌……相传为元人遗音”。由此可见,彝族烟盒舞在元明时期趋于成熟,清代和民国时期达到鼎盛。

石屏县素有“民族歌舞之乡”的美誉, 坐落在美丽的国家湿地公园石屏异龙湖东岸的坝心镇,正是石屏县彝族烟盒舞的发源地,素有石屏“东大门”之称,这里也是石屏县古建筑的博物馆,文人墨客的故乡。

如果你对少数民族歌舞,尤其是彝族烟盒舞感兴趣,一定要来云南石屏县一睹彝族人千人齐跳烟盒舞的风采!

在石屏,不仅有烟盒舞,还有美丽的风景,更有热情好客的彝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