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排放市场经历了以试点为基础,以发电行业为突破的模式。2021年,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碳排放交易管理办法》生效,全国碳市场发电行业第一个履约周期正式启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标志着全国碳市场开门营业,履约企业年度排放量达到了2.6万吨,温室气体折合能源消费约1万吨标煤,就纳入重点排放管控单位,应当控制排放量,报告碳排放数据、清缴碳排放配额、公开交易等信息,并接受监督。

全国碳排放交易系统落地上海,注册登记系统设在湖北武汉。2021年7月16日上午,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市交易,开盘价48元每吨。大家都知道,股票是集合竞价和连续竞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碳市场交易呢,价格采用挂牌协议交易和大宗协议交易两种,卖方的报价要低于买方的减排成本,如果行情不好,卖方可以选择不卖,结转到下一年度再卖,或者下一年度抵消碳排放超出配额的部分。

未来中国碳市场覆盖范围将逐步扩大,逐步覆盖发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和国内民用航空等八大高耗能行业,覆盖排放总量约超过50亿吨。有专家研究和预测,未来十到20年,碳价有十倍的上涨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全球规模第一的个人碳市场产品叫蚂蚁森林,参与人数已经突破了六个亿。中国的碳市场包括全国碳市场和九个试点省市碳市场,碳交易主体呢,分为政府、履约企业、投资机构、非履约企业、社会组织团体和个人五类,个人呢,不能参与全国碳市场,大部分试点市场呢,都允许个人参与碳交易。

举个例子,深圳一小伙用30万元买了7000吨碳排放配额,两个月后,这个碳排放配额的价格从35元每吨涨到了每吨65元,卖出后短短两个月内获利了10万元,被称为深圳碳交易获利第一人。

我们可以把这个碳排放配额理解为企业排放二氧化碳的权利,企业拥有多少配额就能排放多少二氧化碳,碳排放配额由政府按照相关的标准发给企业,当企业配额不足的时候呢,可以在这个碳交易市场上购买。配额富裕的时候呢,也可以在这个市场上卖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种情况,如果企业减排成本低于碳交易市场的价格的时候,企业会选择进行减排,减排产生的多余份额也可以卖出,从而获利。

第二种情况,当企业减排成本高于碳市场价格的时候,会选择在碳市场上向拥有配额的政府、企业或者其他市场主体进行购买,以完成政府下达的减排量指标。如果未足量购买这个配额以覆盖其实际排放量,就会面临着政府的高额罚款。

碳交易市场作为减排政策工具库中最重要的工具,因其总量控制市场的专有属性,碳交易市场直接与碳排放绝对数值挂钩,在其涵盖的社会领域可以更加直接地反应减排效果并评估气候变化控制指标是否达成,

而目前中国碳市场的控制总量已经超过欧盟,在8 个碳试点地区的运行中也积累了很多有益经验,在充分汲取欧盟碳交易市场发展历程各阶段经验和教训基础上,未来必将成长为全球碳交易最具影响和引领力的标杆市场,所以抓住机会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