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运动在中国是小众,主要表现为

1. 排球无法普及,无法与篮球、足球、乒乓球和羽毛球进行商业运作。基本上中国民间的排球运动都在体育院校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职业联赛的观众人数很少。除非是重量级的比赛,否则排球比赛的观众一般很少,这与篮球、足球几万人的观赛人数相比有点弱。

3没有广告商,排球运动员基本上都是企业跟政府发工资,收入基本在几千,除了那些顶级球员,收入减少,导致参与排球运动的球员越来越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排球为什么不能在中国流行起来

虽然中国女排在80年代赢得了5枚金牌,并开始有了中国女排的精神,但没有冠军,排球热情又颓势起来。

首先,与足球和篮球相比,排球的规则更加复杂,最重要的是精彩程度不高。

其次,排球很难盈利,无论是企业还是广告主对于排球的投入都冷淡,没有企业的投入,没有高水平的人才引进,自然精彩程度就很低了。而中国排球联赛是以国家队为主,职业联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一直都没有成熟起来,一个是外援限制,比如上海女排上个赛季请来美国队长拉尔森,韩国女排的头号球星金软景,结果一个政策下来,一场比赛只能上一个外援,严重打击了赞助商的热情,同时球员流动性少,很多球员集中在天津女排,江苏女排这两个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排球身高限制,我们看到郎平时期的国家队,袁心玥2米,惠若琪1米9,张常宁1米95,朱婷1米96,连最矮的魏秋月、丁霞都超过1米8,当然除了自由人,所以打排球,身高一定要高。而身高的人,更喜欢打篮球这样的运动,所以导致了排球无法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