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余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越来越迅速,大大小小的城市不断崛起。截止2021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4.72%。为了便于管理,我国对不同区域进行了分级划分,其中,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超300个,县级数量超2800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我国地域的复杂性,所以我国每个区域的发展都是有很大不同的。在众多地域之中,谁又能脱颖而出呢?最新2022百强市、百强区、百强县出炉。

百强市

首先我们来看百强市。6月30日,华顿经济研究院发布了2022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榜单以2021年度GDP总量排名前110位的地级以上城市为评估对象,再按照其硬经济(GDP、储蓄和财政)、软经济指标(环境、科教、文化和卫生等),综合得分进行排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终北京市、上海市和深圳市成功位列榜单前3名。其次依次为广州、杭州、南京、苏州、武汉、成都、天津位列前10。与2021年相比,武汉前进1位,超过成都居第8位。

从省份分布来看,江苏省无疑是最大赢家,江苏共辖13个设区市,全部上榜。其次,山东共16个设区市,上榜13个、广东上榜8个、浙江上榜8个、福建上榜8个。从整体来看,江浙领先优势明显,综合实力最强,这也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格局相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百强区

紧接着,7月27日,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了《2022年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暨2022赛迪百强区》。同样是基于当地GDP、收入等综合实力进行排名。最终形成百强区。其中深圳南山区、广州天河区、深圳福田区,位居前3,都来自广东省。

其次,青岛黄岛区、深圳宝安区、深圳龙岗区、广州黄埔区、佛山顺德区、苏州吴江区和佛山南海区位列前10,领跑全国。从地域分布情况来看,2022年“百强区”分布在16个省(自治区)内,其中,江苏19席、广东18席、浙江14席,位列前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格局方面,依旧是江浙沿海一带领先优势明显。不过相较于往年,格局趋势有所缓解,西南等内陆地区也陆续有区入围。比如四川今年成功上榜了13地,刷新纪录,其中,泸州市江阳区、成都市新都区和德阳市旌阳区是首次跻身榜单。

百强县

值得注意的是,县域虽然作为我国城市经济之末。但其既有城市经济特征,又有农村经济特色,是功能比较完整的基本单元,发展至今,县域经济已经成为了我国城市化的重要起点。从土地面积、经济体量和人口规模看,县域均是重要的行政单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在2019年,中国县域经济总量就高达了39.1万亿元,约占全国的41%。据悉,在2021 年,百强县以占全国不到2%的土地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9.94%的 GDP。“百强县”也成为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佼佼者。根据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7月20日发布的2022赛迪百强县榜单:

昆山、江阴、张家港位列前3,均来自江苏省。其次,常熟、晋江、慈溪、太仓、宜兴、龙口、长沙排前10名。前10名,江苏就独占了6席,并包揽前4位。“强省强县”,江苏、浙江、山东3个经济大省在县域方面,表现也都非常抢眼,分别占 25 席、18 席和 13 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区域来看,百强县东部地区占65席,中部地区占22席、西部地区占10席,东北地区仅3席。由此可见,东北、中西部与江浙一带确实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东北地区,确实不容乐观,这也与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的萧条有关。

从上述的在3类百强榜单来看,江浙堪称 “常胜将军”。尤其是江苏省,下辖13个设区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百强区、百强县数量均全国第一。事实上,江苏省内经济发展确实相对均衡,这一点是我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省都无法相比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了解,江苏的人均GDP、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也都位居全国省域第一,成为中国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之一。甚至已经步入“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也难怪大家都说江苏是“苏大强”,也算是名副其实。

事实上,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地区,均衡发展都是重点。毕竟一个地区某个城市的发达是无法代表全部的,只有将资源充分利用,真正实现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提高整体水平。而江苏省就既做到了均衡发展市区县,又发展了龙头城市苏州、南京,这一点值得我国任何一个省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