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活在一个知识变现很容易、变现金额越来越高的时代。知识的习得与积累必然是有复利效应的。

为什么很多人一辈子碌碌无为?

就是因为很多人坚持不到一半就放弃了,20多岁就放弃了继续学习,所以没机会在自己的未来体会到复利效应的快乐。

阅读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打下一个高质量的阅读基础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站得高行得远,更好地辨别真伪优劣。

樊登在《读懂一本书》里说过这样一句话:

大概集中读了一百本书以后,我能明显地感觉到自己读书的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轻松,而且很容易抓住重点。这说明久而久之的训练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坚持每日阅读,即使每天能抽出半点钟,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

小时候我们把书看得太神圣了,导致很多人一看书就想睡觉。

但是当你学会以下2个高效阅读方法,一定会爱上阅读。

1.只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一本书你不可能记住所有内容,不如花时间记住对自己真正有用的知识。

读书时遇到那种让你印象深刻,让你觉得很“哇塞”的地方,停下来思考:这个知识之前在哪学过?还能用在什么地方?

我们读书过程中产生的感悟,才是最珍贵的,因为这个才能真正帮助我们解决现实问题。

书上的知识是别人的,只有关联自己,对自己产生改变,才是我们读书的目的。

正如周国平说过的一句话:

不感兴趣而硬读,其结果只能是不懂装懂,人云亦云。相反,据我所见,凡是真正把读书当作享受的人,往往能够直抒己见。

高手搭建个人知识体系的真相就是:打碎各家的认知体系,只取其中最触动自己的点或块,然后拼接成自己的认知网络。

多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才能不断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实现更大的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新旧知识产生联系

为什么有些学科你可以学起来很轻松?读起来毫不费力、兴趣盎然?

就是因为你大脑里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知识结构,在你获取新知识里,不断有旧知识从脑海里冒出来,帮助你理解新知识。

知识结构就是不断让新旧知识产生关联,慢慢积累知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己的知识结构。

为什么有些知识理解起来那么困难呢?

因为你的知识结构太过混乱,旧知识无法在关键时刻被调取出来。

以下两种情况,你认为哪种方式更容易找到建筑A呢?

1.建筑A与其他建筑有上百条路相连

2.建筑A只有一条泥泞的小道与外界相连

我想大多数人会选择选项1。学习知识也是如此,只有和旧知识产生多个联系,才能在我们需要的时候随时能找到,真正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否则只会学完即忘,学得越多,人就越迷茫。

就好像懂了很多道理却说不出来,就是因为路径少,只有一条,不容易调取。

从现在开始,每学习一个新概念,就主动与其他知识相联系,一旦把这个行为变成习惯,想不建立联系都难。想学不好都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Flomo创始人刘少楠曾说过这样一句让人醍醐灌顶的话:

我们今日都处在知识社会,那种从5岁到20多岁,然后用余生去工作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
那些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都非常努力工作,却没有从日程表中抽出时间来不断学习的人,将成为新的”高危人群“。

我们这一代人注定需要终身学习。

在现在这个时代,杠杆无处不在,真正的求知欲所带来的高经济回报前所未有。

只要找到你最喜欢的事,愿意深入学习下去,并且把你的学习成果分享出来,能帮助到其他人,就能有所成就。

今天就分享这些,谢谢大家关注。❤️

作者简介:90后职场宝妈,上班码字,下班自媒体写作,每天五点半早起阅读、写作。专注个人成长和好书推荐,欢迎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