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移动端广告蓬勃发展,移动应用广告变现成为了众多开发者的主要收入来源。身处广告主与媒体间的联盟广告平台,为帮助媒体开发者实现最大收益,不断优化技术与投放模式,从多层瀑布流到RTB再到Open Bidding……以期实现收益最大化。

那什么是RTB?什么是Open Bidding呢?

RTB(Real Time Bidding)实时竞价:是一种利用第三方技术在数以百万计的网站上针对每一个用户展示行为进行评估以及出价的竞价技术。

Open Bidding公开竞价:采用广义第一价格,利用第三方技术发送竞价邀请,在统一的竞价市场进行竞争,所有参与者都具有相同的优先级,谁的出价高,谁得到展示机会,结算价格就是出价。

根据定义我们可以发现,RTB与Open bidding在解决问题及竞价机制上具有相同点,它们都是为了提升媒体的广告填充率和流量的变现效率;都是通过聚合广告平台,接入多个联盟SDK,充分利用每个联盟优势,让移动应用流量获得更高的填充及价值;都通过支持返回广告价值,使得媒体方可以对不同联盟SDK的广告进行“实时筛选”,挑选出价值最高的广告素材进行曝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RTB与Open Bidding都是竞价模式,那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虽然RTB与Open Bidding在目的及竞价机制上具有相同点,但由于产品定位、服务形式及服务范围差异,它们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1、广告链路控制能力和媒体流量方不同

RTB是在媒体发生广告请求时返回对应的广告价值和广告素材,在完成填充后,RTB模式无法进行更多的交互控制,导致出现虚假流量,数据不真实等情况。

而Open Bidding是基于联盟SDK能力,与其他广告源进行实时竞价,相较于RTB模式,Open Bidding所依托的联盟SDK具有更强大的统一封装能力,对广告的曝光、点击、落地页加载、广告转化有很强的链路控制能力。

联盟Open Bidding模式,通过标准化的对接流程,强大的广告链路控制能力,广泛应用与各类媒体,适合不同类型媒体流量方。此外,通过对接标准SDK,效率更高,安全性也更有把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竞价协议的主动方与接收方不同

RTB诞生之初,主要应用在PC端网站广告投放,随着移动应用的兴起,逐渐转向移动端,虽然应用场景发生变化,但媒体占优的本质依旧存在。在其应用的场景中,媒体方是制定规则一方。媒体会限制相关展示广告位及展示尺寸,DSP或广告主必须要根据媒体所提供的样式要求进行适配。

而基于联盟SDK的Open Bidding,由于其标准性要求,在应用场景中成为了规则制定方,移动应用开发者们需要根据Open Bidding的协议进行调整,与广告素材样式、广告展示尺寸、广告数据收集等要求适配。

目前,Open Bidding这种固定协议的方式更利于通过Open Bidding + SDK的方式高效对接媒体平台,取得不错的广告收益。

3、竞价返回价格具有差异

在RTB场景中,竞价整个过程会涉及到广告主、用户、以及所处环境,由于应用场景的差异,广告投放效果的点击率、转化率预估模型的能力建设都要在DSP侧完成。在接受到媒体的广告请求时,DSP需要快速反馈,一般在150ms~200ms返回广告eCPM,媒体仅需根据最后拿到的eCPM进行比价即可。

Open Bidding也是媒体方通过直接返回的广告eCPM进行比价,但与RTB不同的是,Open Bidding场景链路的控制能力更好,通过SDK直接嵌入到移动应用之上,对应用内用户信息,使用信息、手机环境信息等获取更多,对广告价值的预估更精准,实现最大收益获取。

此外,Open Bidding还不仅限于eCPM一种返回情况。比如,在海外APP分发的联盟模式下,会返回广告主的CPA单价等。

总结

总的来讲,Open Bidding与RTB都是为满足收益最大化而诞生的联盟广告形式,但Open Bidding驱使每个联盟在每次广告返回时不仅返回广告曝光素材信息,还必须返回广告曝光的eCPM。这个能力的开放,既满足了媒体对实时竞价的诉求,同时,在广告链路上更加可控。我们可以简单的认为:Open Bidding 是RTB 的优化版本。

相较于由pc端模式改版而来的RTB模式,专为移动应用变现而诞生的Open Bidding更符合当下APP高质量变现需求。ADSCOPE聚合广告平台,应用Open Bidding实时竞价技术,提供一站式服务,解决移动应用媒体广告变现中的填充、收益等问题,帮助移动应用开发者实现收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