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世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上海是包容开放的,也是深沉专一的。近百年来,在上海,你能看到不同风格的建筑,听到不同文明的语言,感受到不同色彩的文化,唯有一种联系,中国共产党的红色血脉,早已与上海的城市文脉深深融合。党建工作是继承与发展红色血脉的重中之重。不断探索,不断前进,铭记于心,不负重托。

党建引领,做实基层。基层是党与人民走得最近的地方,要让人民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就得把基层党建工作做扎实、做好。政策再好,做得不好,都是浮云。什么是好,就是实在。别的不说,就说疫情,要保护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就得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始终坚持“实”字导向,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衡量标准。战略方针必须是正确的,工作实施必须落到实处,监督管理必须毫不懈怠。疫情防控的最小单位不是街镇,也不是村居,而是楼栋,无数的志愿者和楼组长组成了防疫的最基础最密实的攻坚力量。核酸采样是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方便人民群众核酸采样,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大量的核酸采样亭组成了疫情监测的最基础最密实的预警网络。

加强建设,勇于担当。要打胜仗,实力要强,努力建设综合素质高、专业水平高、敢于挑战、积极创新的干部队伍。通过学与干,加强能力水平。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是领导干部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多读书、读好书,从书本中汲取智慧和营养,提升能力和本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党史,学习经济、学习管理,学习……学习是条漫长的道路,戒骄戒躁,螺旋上升。干学结合,光学不干纸上谈兵,积极创新干部管理模式,建立长三角一体化干部交流机制,连续三年开展优秀年轻干部交流任职、挂职工作,让干部在大事难事面前经受磨砺考验,在离群众最近的地方砥砺初心使命。

唯才是举,共谋发展。截至2021年底,上海市人才资源总量达675万人,较2016年增长12%。上海连续11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人才的发展体制不能一成不变,人才是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在人才的吸纳、培养上应与时俱进、实事求是,人才不仅仅是本市户口的人才,也不限于是中国国籍的人才,同样是真心想要融入中国、融入上海的海外人才。上海有这样的实力,也有这样的底蕴,有信心让世界各地的有志之士齐聚一堂,共同努力,共同创造,共同发展,为世界的和谐稳定添砖加瓦。

党建工作是党永葆青春的重要支撑,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自豪的,自豪的背后更是一种责任。做实基层,建设队伍,海聚人才,将党建工作铭记于心,继续探索,奋力前行,不负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