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山水画绵延几千年,名家辈出,流派纷呈。不同的绘画艺术有不同的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

山水画蕴含着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蕴含着中国一些古代文人愿远离官场,纵情于山水之间的传统精神。中国山水画除了有美的追求外,更高层次是“天人合一”。

历代画家总结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意、力、韵、趣”的用笔“四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笔意

就是要意在笔先,画家下笔时要心使腕运,以一种特定的情感、意念去驱使笔墨,才能因意成像,以像达意。

笔意是用笔之总要,无意之笔是死笔。历代画家创造的艺术,所以能激动人心,主要是画家在笔墨技巧中融进了激情和意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笔力

就是运笔的力度感,是形式美感的重要因素。笔的力度感有两种内涵。

第一是功力的力。所谓“力透纸背”、“笔能扛鼎”就是一种运笔功力的表现。表现运笔功力的程度有“老”与“嫩”之说。功力的老到,要有一个长时间的锤炼过程才能做到,所谓“学力到,心手相应;火候到,自无板、刻、结三病矣”。

功力老到的画家,即使柔细的线条,也能做到柔中有刚,棉里藏针,有内在的力度。而初学者,无论使多大的劲,笔痕还是稚嫩无力,所以,笔力是一个长期的功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是气力的力。属于用笔技巧,只要掌握用笔的方法和规律,就能做到。

运气使力的方法,首先是下笔前的用意要有力,要全神贯注,凝神静气。然后以意领气,以气导力把全身的气劲由臂至腕,由腕至指,再由指把力注于笔端,使劲力自然透出笔端。

切忌表面的剑拔弩张、火气十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笔韵

所谓笔韵,有韵味和韵律二种含意。

韵味,就是要求通过用笔的轻重、虚实、刚柔、方圆、徐疾、顿挫等变化,求得画面的统一与和谐。如同音乐一样,有一个基调、一个主旋律。韵律是用笔要有运动感和节奏感。

和书法一样,讲究线节奏,“侧法如飞鸟翻然而下”,“勒法如勒奔马之缰”,“轻如行云流水之变动”,“重如高山坠石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笔趣

笔趣有意趣和天趣两种含意。用笔有趣,才能使观者赏心悦目,获得美的享受,故笔趣乃是使画产生形式美感的关键。用笔的意趣,在于巧妙地处理笔的生熟、巧拙、老嫩等关系。

用笔熟而生巧,美则美矣,但会流于匠气、市井气。 所以笔贵在熟而后生,由熟返生,“画到生时是熟时”,才生意趣。 用笔灵巧、奇妙,固然不易,但要警惕流于甜俗。所以用笔贵在古拙,由巧而到拙,纯朴而磊落大方,乃生机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笔的天趣,发于无意之笔,所谓“好笔、好墨偶然得”,是一种顿悟,灵感突发。求笔的天趣,固然与画家的才能有关,更重要的是需依靠平时的学识、修养和长期的苦功。

下面,就来结合这用笔四大重点,来画一张写意山水画吧~

《观山听泉》绘画教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先用中侧锋画出山石,中锋画夹叶树,点叶树画法要松,不可太紧。

房屋用中锋画出,注意水口的转折变化,山体、峰石用笔要松动,要有干湿浓淡等变化,才会生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赭石加墨调成赭墨染树干。树疤及树根处要浅一些,山石也要用赭墨染,夹叶树用藤黄加花青调成汁绿平涂,作为底色。

屋墙也要用赭墨擦染,注意水口及留云气处要虚,或隐或现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步:

用墨对峰石进行深入刻画、调整,大面积调整画面的前后、虚实关系,对画进行调整时,不要拘泥于小的结构,要以大局为重,所谓远观近调。

屋墙用墨平涂,再用花青加墨调成墨青色,染点树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四步:

用花青加墨调成墨青色,点染苔点及点叶树,同时调整画面,前面的夹叶树点染三绿,后面的夹叶树点染二绿、头绿等。

水用淡花青加墨染,杂树点染朱砂,点朱砂要有深浅不同之别,越远越浅,最后整理,完成。

跟着倪海厦老师,学习中医

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