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翻译了苏轼三十首诗,已将他最知名的诗词全都收入囊中了,却不料,有一天,突然看到了这首《望江南·超然台作》。而那句朗朗上口的“诗酒趁年华”竟是他的诗句,我却才知,实在惭愧!遂,写了这篇以补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一、我的理解和翻译

春天还没有老去,风吹着细细的柳条儿,倾斜到一处,试着站在超然台上眺望。

护城河中有一半水碧绿如春,而城内开满了花。烟雨蒙蒙下,百千户人家的房屋显得暗淡了些。

吃了冷饭后,酒醒了,却忍不住叹息。 (转念一想)还是别在老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吧, 权且点了新火来煮杯新茶,写诗喝酒要趁着青春年华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深度解析

据说这首词写于公元1076年,苏轼时年39岁。

37岁时,因为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弹劾,自请出京任职,在杭州做了通判,38岁从杭州调到了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到任以后,他命人修葺了城北旧台,让他的弟弟苏辙给修好的台子取名。苏辙以《道德经》第二十六章中“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而定为“超然台”。意思大概是,人间虽有繁盛景象,但身处其中,要不为所动,超然物外。这既是弟弟对哥哥的寄语,也是对自己的要求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超然台”这三个字很现代,全然不似古代的感觉。而“诗酒趁年华”这句诗眼,也很超前,而不是全然的古调。因此,苏轼的词,很超然,也很跨越时代。

据说站在台子上可以俯瞰整个城,有点像瞭望台。而今天的城市,也有类似的地方。比如北京的电视塔、上海的东方明珠等,站在上面,可以俯瞰整座城市。古往今来,人们对于俯瞰所居住的地区全貌这件事,似乎都有一样的诉求和实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轼离开京城两年,当苏轼站在修葺好的超然台上,俯瞰着整座城池的时候,难免身在他乡,心系故土。一句“休对故人思故国”,表达了很多内容。一方面可能思念去世的母亲和发妻王弗,另一方面也可能思念远在他乡的弟弟。

从这首诗不难看出,苏轼真的很爱弟弟,之前赏析了好多首诗词,写给他弟弟的居多。用现代的流行词概括,苏轼简直就是“弟控”啊。就连翻新后的土台子,都让他弟弟取名。

真想对苏辙说,好羡慕你啊,有这么好的哥哥。走到哪,都想着你,诗词里,全是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纵观全词,上阕本来还是明媚春光,细柳斜斜一城花,末尾便成了“烟雨暗千家”。看到美景,想到了故乡和故人,想与他们分享,却不能。

下阕开头,“寒食后,酒醒却咨嗟。”很多网页翻译为古人的寒食节以后,但我更倾向于翻译成吃了冷饭后,因为如此,才能与“酒醒却咨嗟”的意思连贯起来。大概可以推测的出来,苏轼和老朋友一起边吃饭边喝酒,喝的有些醉了,才想起来吃了几口饭,而饭菜凉了,吃了几口冷饭,酒却醒了。醒来“借酒消愁愁更愁”了,忍不住难过起来,叹息起来。但他看了看老友,于是,转念一想,还是开心点吧。“且将新火试新茶”用新火煮新茶,再好不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句不仅在劝慰自己,不要辜负了大好春光,好好喝茶喝酒写诗。更深一层意思,是劝慰自己,不要再想着回京当官的事情了,还是在地方上好好努力吧,既来之则安之。

从这一句“且将新火试新茶”足以看出,苏轼每每伤感的时候,总会安慰自己一番,然后,结尾总是释然和洒脱的。比如之前赏析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霜鬓不须催我老,杏花依旧驻君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终究,苏轼还是个海纳百川的人,虽然,生性也是敏感之人,偶尔多愁善感。瑕不掩瑜,他仍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他没有被眼前的挫折所打败,不会被一而再再而三地贬谪和调任所击垮。在挫折面前,他能苦中作乐,或登高望远,或品味地方美食,或喝酒写诗,实属不易。比起郁郁寡欢,孤芳自赏,或者自怨自艾的人,却要强上百倍。

也因此,几千年来,他被世人追捧。不仅为美食家追捧,更成为诸多文人所膜拜的对象。我想,这其中,不仅是他的诗作能打动人,还有他面对人生逆旅,所表现出来的坚强果敢与刚毅的精神,能鼓舞人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声明:本文系作者文澜珊的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