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北京5月29日电 "选择了刑侦这个行业,就意味着选择了付出。"说到自己的工作,河南省濮阳市公安局犯罪侦查支队三大队民警,三级警长陈民生显得很淡然,黝黑的皮肤,不算高的个头,脸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若与他在人群中擦肩而过,很少有人会想到这竟是一名屡破大案的优秀刑警。

自参加工作以来,陈民生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并分别被授予公安部"全国百佳刑警"、"河南省最美基层民警"等称号。

锲而不舍 攻坚命案积案

2003年3月14日22时许,濮阳市居民卢某被杀害在自家大门前,群众议论纷纷,人心惶惶。一代又一代濮阳刑警倾注大量心血和精力,由于现场遗留线索较少,案件始终未能取得关键性突破。

早在2004年,陈民生接手该案,对死者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以及条件不佳的现场情况重新进行调查访问。一边积极开展调查走访,一边定期回访死者家属,向其表明警方誓破此案的信心和决心。每年春节,陈民生都要到受害人家中进行慰问,告知案件相关进展情况,十几年从未间断。2016年此案成功告破,三名犯罪嫌疑人全部到案。他如释重负,长舒一口气。

2020年,全国公安机关部署开展"云剑—2020"专项行动,在攻坚力量不足的情况下,陈民生主动出击、勇挑重担,充分运用自己多年从事侦查和信息研判的工作经验,全力投入命案积案侦办工作。

1993年4月29日,市长途汽车站附近一台球厅发生一起命案,犯罪嫌疑人赵某因琐事与他人发生纠纷,持刀将受害人伤害致死后潜逃,案件久侦未破。2020年4月,陈民生重新梳理案件时发现,赵某父亲已经死亡,公安机关也从未获得赵某照片,也就是说,就是逃犯站在民警面前,民警也无法辨认。面对困难,陈民生并没放弃,一方面他通过再次深入细致的走访,获得逃犯赵某小时候因玩"飞镖"一只眼睛被扎伤的特征,另一方面通过层层分析剥离逃犯社会关系,立足于利用新技术、新手段,从细节处着手,终于发现在逃27年的命案潜逃嫌疑人赵某的潜址,并于5月9日在安徽阜阳将其抓获,实现了全市侦破命案积案零的突破。

2021年,虽然命案积案专项行动已结束,但那些未破命案积案他始终放在心上。本着案件不破,分析不止、研判不止的原则。2021年4月,经他和同事共同努力,在相关部门配合下,在河南、河北抓获嫌疑人张某兄弟二人,至此,"1990.10.05"特大杀人案成功告破。

忠于职守 用勤奋浇灌理想

陈民生在工作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从不叫苦叫累,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面对刑事案件的复杂性、艰巨性,他一丝不苟,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破获了一大批重特大案件,抓获了一大批在逃犯罪嫌疑人,为全市刑侦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018年1月,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在全国展开,作为市公安局扫黑大队一名老刑警,陈民生坚持黑恶必除,除恶务尽。他要求自己对参与核查的每一起线索、侦办的每一起案件,都要经得起法律的考量,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自开展专项斗争以来,陈民生核查上级批转和群众直接举报涉黑恶线索110余件,参与办理涉黑恶案件30余起。在办理省厅交办中央督导组挂牌督办焦某涉黑案件中,10名骨干成员全部在逃,为打开案件僵局,陈民生不分昼夜连续加班加点,和该案追逃小组的成员共同克难攻坚、分析研判,先后在山西、海南、江苏、上海、河南将该案在逃17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其中包括李某兵、焦某林两名公安部A级在逃人员,为案件的成功诉讼打下坚实基础。

舍家为警 用不悔回报家庭

繁忙的工作,加班是家常便饭。面对家庭,陈民生觉得亏欠家人的太多。奉献的背后是对家人愧疚的泪水。警察的工作性质决定了的休息时间不固定,他总是伴着星星归迎着晨光走,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母亲住院,他也不能陪在身边尽孝。结婚十余年,他没有携妻子逛过一次街,没有给家里搞过一次像样的家务,没有给孩子开过一次家长会。陈民生的女儿陈奕旋刚满六个月和八个月时因病住进了医院,此时陈民生正在外地抓捕逃犯,无暇顾及。

"这些年来我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在家人面前我是一个不孝顺的儿子、不称职的丈夫、不合格的父亲。家人的感情债是还不清了,只能在事业上加倍努力去做一名合格的警察,我想这才是他们所最需要的。"陈民生说道。

全市优秀党员的表彰大会,陈民生因为忙着破案,缺席了。2019年11月,市局组织的功模休养,他也因为手头有案件走不开而把机会让给同事。

"一个人的一生,有许多路可以选择。如果当初不是选择刑警,可能不会遇到这样大的风险,也不会被亲友和群众所不理解,更不会有让亲人左等右盼的苦衷。但你不干刑警,他不干刑警,谁来维护国家的安宁。我认为人活着,不仅需要优越的环境以及物质的满足,更需要的精神的寄托。尽管有说不完的酸甜苦辣,但我坚信,自己选择的这条路没有错,干上刑警这一行我今生无怨无悔。"陈民生感慨道。

来源: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