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中插画人物长相丑陋、引人不适的话题一提出,立刻引来各方的纷纷吐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说,这些年,针对中小学课本教学内容的讨论,这更像是一根导火线。

或者说,人们对中小学课本内容的审定,比如,对影响了几代人的鲁迅先生很多文章在语文课本中被删减等,其实早有了一定看法。

当然,我们这么说,并不是说我们的课本要保持一成不变,不与时俱进。

我们只想说,这些年,我们的中小学课本中,彰显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根”的东西在减少,中西融合的东西在有所增加。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一代代文化教育“口”的知识精英走出国门,去接受西方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回国之后,难免就会把西方的东西融入到我们的教学课本的编审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西方好的向上的东西我们必须学,必须借鉴,且必须为我们所用。

只是,哪些东西是西方好的向上的东西,哪些又是西方糟粕的东西,就需要我们这些教育界的精英们去认真甄别了。

这一次,就有关小学数学教材中插画人物长相丑陋问题,甚至有网友就提出“看上去很病态”等的问题。

总之,从这些插画中,看不到我们悠久民族应该具有的东西。

或者说,我们这些成年人都看着不舒服东西,看到孩子们眼里,又能让我们的未来——孩子们形成怎样的认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