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多个城市发布1~4月经济运行数据,数据波动普遍比较大。

多个城市2022年4月末的资金总量(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出炉。

从资金总量看,南京超过了重庆,排名升至内地城市第7名,这是近12年来,南京首次超过重庆。

不过,论GDP排名,南京才排到第10,远远地排在重庆之后,甚至不如省内的地级市苏州。

这再次说明,省会城市在资金争夺战上的强势感。

那么,什么是资金总量呢?

它其实就是一个城市的存款总额。

以下是各大城市最新的资金总量排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新资金总量10强城市依次为:

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成都、南京、重庆、苏州、天津。

截至4月末,南京汇聚的资金总量为47760.55亿元,比重庆(46849.5亿元)多911亿元,这个数据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要知道重庆GDP比南京多1万多亿。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里简单为大家说一下资金总量的构成,城市资金总量就是一个城市的所有存款,主要包含城市的企业存款、居民存款、机关团体存款、财政性存款、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等等。

这个数据是由央行统计的,所以准确度非常高。资金总量,反映一个城市对资金的吸附能力,流入资金越多,说明经济越活跃。

GDP和资金总量常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简单说一下它们的不同,可以简单粗暴的理解为:GDP就好比一个城市经济运行的“流量”数据,资金总量好比一个城市经济运行的“存量”数据。

不过,相比其他城市,省会城市还有一个优势,不仅能吸附本市的钱,还能虹吸全省的钱,这个就是腹地优势,也是杭州、成都、南京在资金总量上超过天津、重庆的原因之一。

当然,同为直辖市,北京、上海又和天津、重庆不一样,因为京沪是金融中心城市,对全国资金乃至全球资金都有着巨大的虹吸能力。

在计划单列市中,深圳也是一个特例。大连、青岛、宁波、厦门的资金总量都输给了本省省会,只有深圳是超过本省省会的。

为啥呢?因为深圳也是金融中心,有证券交易所这样的全国金融平台。

此外,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汇聚的资金总量超过12万亿元,相当于重庆的2.5倍、杭州的1.9倍,要知道香港才700多万人口、1000多平方公里,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吸金能力,主要靠的就是金融中心功能。

如果观察近三年的数据可以发现,除了南京,还有多个城市排名有了新变化。

下面就是2019年末至2022年4月的城市资金总量排名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上图可以看到,短短两三年的时间,资金总量排名可以说出现大洗牌。

23个重点城市近3年资金总量排名上升的城市就有8个,分别是南京、苏州、西安、宁波、济南、青岛、无锡、合肥。

细看榜单,还可以发现,2019年的时候成都和重庆基本上是同一起跑线,资金总量都在3.9万亿左右,而到了2022年4月份,成都对重庆的领先优势扩大至4000亿。

2019年重庆汇聚资金总量比南京多3900多亿元,而经历短短2年半,南京实现对重庆的反超,目前领先幅度为900亿元。

有分析认为,此前重庆的资金总量较高,跟固定资产投资较高有关,而这2年靠投资拉动经济的效率在降低,越来越靠科技创新,而在上市公司、科研投入方面南京更强,所以南京实现了对重庆的赶超。

此外,省会城市的人口腹地、经济腹地相比直辖市也更大一些。

值得一说的还有,南京2021年GDP比苏州少6000多亿,但汇聚的资金却比苏州多2900多亿,再次说明省会城市对资金的虹吸能力更强。

另外,2019年的时候,天津还可以微弱优势领先苏州,而到了2022年4月的时候,苏州已经领先天津7000多亿,此外武汉的资金总量也在逼近天津。

东北最有影响力的城市是沈阳,但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其资金总量已陆续被济南、青岛、无锡、佛山、东莞等城市超过。

“最强风投城市”合肥,目前以微弱优势领先佛山、东莞,佛山、东莞虽是明星制造业城市,但合肥毕竟是强省会,经济、人口腹地更广阔,交通、教育等方面更强。

此外,同为省会城市的西安,在资金总量上超过了郑州。但领先优势不算大,郑州反超西安的可能性仍然在,比较郑州所在的河南省,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经济总量,都远大于西安所在的陕西。

北上深三个城市也有很大变化,2019年末北京、上海、深圳的资金总量分别为17.11万亿、13.28万亿、8.39万亿;到了2022年4月,三城资金总量分别为20.55万亿、18.17万亿、11.55万亿。(北京资金总量为2022年3月末数据)

近三年来,北京、上海、深圳的资金总量分别增加3.44万亿、4.89万亿、3.16万亿。由此可见,上海缩小了和北京的差距,扩大了对深圳的领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