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立冬。

有一个成语,名叫“冬日可爱”,出自《左传》。形容人像冬天的太阳,令人感到温暖。

用这个成语,在这个冬季形容身边的每一个平凡的科技人再恰当不过。

冬夜一抹红,平凡化不平凡。

12个小组,36名志愿者,服务12个小区,71个单元,1679户封控家庭。

36名志愿者中,党员28人,处级以上干部12人。

他们平凡,不平凡。

平凡,因为他们是科技工作战线上普普通通的一员,他们中有明年即将退休的老处长,也有刚入职不到一年的“新人”;有孩子刚满1岁的妈妈,也有妈妈眼中的孩子;有归队两月的驻村扶贫干部,也有同在一线抗疫的夫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源,侵删

不凡,因为他们都在疫情防控最紧急关头,放下一切,义无反顾,穿上红马甲,在封控社区“逆行”。他们顾不得危险,因为没有时间允许他们顾虑,因为那一抹红,他们就是千千万万封控家庭眼中的希望和力量,他们是大家的“守门员”、“疏导员”、“跑腿员”、“消杀员”,传递着世间的温情。因为那一抹红,他们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害怕上厕所离岗误事,他们可以做到6小时不喝一口水;夜岗12个小时靠户外寒风让自己保持清醒;棉裤被炉子烧破大洞,套上防护服在户外组织封控人员核酸检测一上午;脚已被积雪浸湿没有知觉,仍在风雪中砥砺前行......

那一抹红,不是颜色,隔着窗户,在万万千千群众眼中,他是在风雪中飘扬的国旗,是穿行在社区中流动的党旗,是信仰,是力量,汇起万家灯火,聚起全民信心,克服一切,抗击疫情。

零下的气温,寒意逼人。但这36名志愿者不是孤军奋战,他们内心是温暖的,因为他们知道,36人的背后,有科技厅大家庭200多人的鼎力支持和全力以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源,侵删

在科技厅,200多人是“一盘棋”,“一股绳”,“一家人”,大家荣辱与共,同心协力,不惧困难,无畏前行。

11月2日,抗疫“集结号”吹响,在出征仪式上,在部署完任务,明确工作要求后,科技厅党组为下沉人员每人都配发了一个防护包,并派车把大家都一一护送到点上安顿好。

11月3日,厅党组书记、厅长郭秉晨第一时间到12个服务点看望下沉防疫干部,了解大家的实际困难与需求。

接下来的每一天,都有一名厅领导带队看望厅系统一线下沉防疫的党员干部,看望不分白天、黑夜,不分晴日、雪天,配送物资有帐篷、行军床、防护服、消毒液等必备物资,也有棉服、手套、中药汤剂等贴心物品,还有雪夜里一杯奶茶的暖心。

在收到降温预报信息后,第一时间,科技厅信息所的物资保障车队就开到志愿服务点上,不仅送去电灯、插线板、电暖气等物资,还对12个帐篷逐个进行保温加固。考虑到防疫风险高,科技厅生产力促进中心消杀突击队对服务封控单元进行消毒杀菌,保障封控区环境卫生安全。

后勤保障的及时与周到,正是厅党组带领下全厅上下“一盘棋”凝聚的合力,这合力仍源于每一个平凡的科技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源,侵删

他们中,有“全天候”驻守单位的厅党组“一把手”;

他们中,有坚守岗位,一人顶起一个处室、一个科室工作的处长、普通干部;

他们中,有全力协调保障工作的隔离居家人员;

他们中,有文字图片背后记录抗疫感人故事的宣传人员;

他们中,有深夜清点物资,白天配送货物顾不上休息、按时吃饭的机关服务中心人员;

他们中,还有提前规划路线,不跑回头路,不耽误配送时间的司机师傅,有主动报备不想回家担心隔离干不了工作的保安师傅,有50多岁不辞辛苦搬运物资的保洁大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源,侵删

他们都是平凡的科技人,都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力以赴,共抗疫情。

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

冬或许凌冽,人却可以温情地活着。在这个冬天,向身边的科技人,向所有“平凡英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