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修河水 浓浓孝老情

--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虬津镇敬老院院长陈前进的故事

叶建华

坐落在修河岸边的虬津镇敬老院,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如今居住着60多位老人,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敬老院工作人员的努力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老人们的生活、医护条件不断改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2021年完成了卫生间改造项目,解除了老人们外出上公厕摔伤滑倒的风险。近年来,在新冠疫情侵扰全球,困扰民生的情况下,虬津镇敬老院却如诺亚方舟,平安祥和,老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人们说起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感谢党和政府及爱心人士的同时,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有一位把老人当亲人的好院长。

这位好院长就是虬津镇敬老院院长、共产党员陈前进。

年过五旬的陈前进,中等身材,常带微笑的脸上,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他意志坚定、善于思考、行动果敢。他年轻时曾拜师知名老中医学习医术。师傅是一位学识渊博、阅历丰富的老先生,在传授医术的同时,教给徒弟许多济世为民的做人之道。师傅的教诲成为陈前进的生命基因。陈前进曾担任张公渡村村长多年,受到群众的称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3年“非典”时期,陈前进放心不下虬津镇敬老院几十位老人。他义务为敬老院老人普及防疫知识,送医送药上门,为老人解除病痛,深得老人好评。从此,他与老人们接下了不解之缘。陈前进敬老孝老的故事在修河两岸广为传颂。

2011年,正值虬津镇敬老院院长换届之际,医生出身的陈前进进入了上级组织的视野,经过严格的组织考核程序,陈前进有幸担任了敬老院院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前进院长在履新时与敬老院领导和工作人员说,敬老院工作体现着社会的良心,这些老人都为国家和集体作出过奉献,如今他们成为了弱势群体,最值得社会关爱。我们善待他们不仅是履行传统孝道,也是输送党和政府的温暖,更是善待我们自己,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变老。因此,我们要有光荣感和使命感,要竭尽全力把工作做好做细。

统一思想是统一行动的先导。虬津镇敬老院在陈前进院长的带领和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一项项管理制度陆续出台,一项项活动注入活力,一项项创新带来惊喜。

陈前进院长是一位善于思考、总结提炼的领导。如他在强化基层精细化管理时提出了“五多”:多进老人房;多听老人言;多给老人讲;多替老人想;多帮老人做。“五让”:让失能老人动起来;让动起老人走起来;让走起老人舞起来;让舞起老人乐起来;让所有老人笑起来。他在工作中,善于调动老人们的积极性,让老人们转换角色,使被管理者变成管理者,敬老院相继成立了安全、生产、生活和文娱等多个小组,通过选举让一批老人担任了小组长,并赋予小组长相应的权力,使全院管理的积极因素不断扩大,产生了良好的民主管理效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入敬老院的参观者都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每个老人的门上都有一张考核评分表,所有考核的内容都得到细化,扣分加分一清二楚,分级划等赫然在目。人都有上进之心,因此,积极因素不断增加。房间凌乱、乱扔烟头、语言粗鲁的现象逐渐杜绝,院容院貌焕然一新。

如果认为敬老院是现代管理的边缘和缺少生气的地方,那只能说明这种观念已经陈旧。当你来到虬津敬老院会马上颠覆你的观念。

走进老人食堂,这里有24小时的食品留样,这是保障老人食品安全的举措。

风景秀丽的庐山、庐山西海、云山等旅游景点都出现过敬老院老人的身影,回响着老人们的笑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观看敬老院的宣传橱窗,可以看到敬老院为老人举办婚礼的大幅照片。一些老人在敬老院相处日久生情,但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又难于启齿。陈前进院长则乐于当起了“红娘”,将有情人的手牵在了一起,几年来有一批成双成对的老人结为夫妻,走进婚姻殿堂。范茂喜与钱翠兰、胡华春与陈俭兰、邹友杰与许冬秀、江龙建与欧美芳、蒋乐东与蔡兰英、陈水义与周秀英6对老人的集体结婚典礼在多功能礼堂举行。

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6位新娘身披婚纱、浓妆淡抹、异常美丽;6位新郎西装革履、精神焕发、兴高采烈。

陈前进院长主持了这场特殊的婚礼,他比新郎官还要激动和幸福。他的美好祝福赢得了老人们尤其是“新人”们热烈的掌声和幸福的泪花。

老人们感慨地说:“大半辈子出门一把锁,进门一个人,没想到老来还能有个伴。”

爱情不仅属于年轻人,而且也属于敬老院的老人。是否颠覆了一些传统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虬津镇敬老院创新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

上级部门对虬津镇敬老院给予了许多首肯与赞扬,但觉得最值得重点推广的是医养结合的经验。因为“病”常与“老”相连,“医”便成为敬老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具有医学知识和无私奉献精神便成为陈前进院长的硬核实力与优势。有关陈前进院长为老人送医送药的故事很多,这里仅举三例。

82岁的李朝炳老人,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多年卧床不起,老人多方求医问药,均不见疗效,心中失望,厌倦打针吃药。陈前进院长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为老人上山挖草药,煎药打针、按摩、针灸、热敷。经过一个疗程15日的精心治疗和护理,老人奇迹般恢复了健康。如今,老人逢人就说“是党、是医生、是陈前进院长让我重新站起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7岁的江太火患皮肤病多年,颈后部位溃烂,经常高烧难退,反复发作,痛不欲生。陈前进院长不厌其烦帮她打针、敷药、换药和理疗。逢年过节还与妻子、孩子一道陪老人聊天,送去营养品,如今老人病情得以缓解。老人经常说:“虽然我无儿无女,但我比有儿有女的人更幸福,感谢共产党!感谢陈院长!”

72岁的刘菊相老人2021年8月6日下午15时左右,在敬老院菜地锄草时,被毒蛇咬伤了他的右足内侧,当时他剧痛难忍,伤心绝望,自诉头昏眼花,四肢无力,惊恐万状地说:“我会死了、我会死了!”陈前进院长闻讯赶到菜地,立即用祖传中医秘方紧急施治,不到1小时刘菊相老人的病情缓解,经过几天治疗就痊愈。刘菊相老人激动地说:“感谢陈院长的医术高超,把我从死神手中救了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新冠疫情肆虐,虬津镇也未能幸免。为了避免这个弱势群体受到伤害,陈前进院长制定了严格的防控措施,积极为老人配备口罩、洗手液等防护用品。根据上级安排及时为老人接种疫苗、作核酸检测,把疫情阻挡在院门之外。为了防止封闭式管理给老人带来心理伤害,陈前进院长带领工作人员经常深入老人房间做好心理开导工作,帮助老人树立信心、愉快心情、乐观生活。尽管院外疫情严峻,院内依然井然祥和。

敬老孝老之风自古在修河两岸盛行,如今更加弘扬光大。逢年过节会有许多企业家和爱心人士前往敬老院捐款捐物,表达爱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虬津镇敬老院被县、市、省评为先进单位。陈前进院长的付出与奉献得到了上级组织的充分肯定。他多次被邀请到县、市民政部门组织的培训班上介绍经验,研讨会上提出建议。前来虬津镇敬老院学习参观的人员络绎不绝。陈前进也收获了虬津镇优秀共产党员、永修县民政工作“先进个人、九江市“最美民政人”、江西省“优秀乡村医生”、全国“敬老、爱老先进个人”等众多殊荣。

老人之福,乃社会之福。

(责编:简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