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思念的痛也分等级,那么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苦,是不是最高级?

在错的时间,遇见该做的事情,年少的记忆总会在心里生根。

那种无能为力的煎熬,真苦。

但好在,如今 我的已 应付自如。

分享我的故事,希望爱的种子撒向你的心底。

我叫王博,今年36岁,我是一名医生,也是一位家属,更是一位儿子!

前几天,我接触了一位胶质母细胞瘤的家属,她妈妈刚刚去世,交接的那一天,她对我说:真羡慕你们医生,家人患病一定可以及时发现,可是,我已经没有妈妈了,下辈子我也要做医生。

她妈妈从这次住院离世,仅仅两周的时间。一辈子家境贫苦的她们,连离开都那么仓促。

聊完之后,突然想起她说的问题:你们医生为什么会选择学医呢?

仔细回想,这要从我小时候的故事说起。

1992年的那个冬天,我的妈妈生病了,和这位家属有相同的经历,妈妈从查出胶质瘤到离世,也仅仅两年零五天。

那一次,她是因为头疼、腿疼、恶心、呕吐被爸爸拖去医院检查的。

一路上,她都在埋怨,说浪费钱,头疼脑热的随便吃吃药就可以了。

当时我还小,总是数落她:“你这样不太好,咱们农村人得了大病都不知道,到时候花钱更多,小病拖成大病都不知道,到时候咱家可没钱治疗。”

我妈总是笑着说:“你还小,要好好读书,真得了大病我就一走了之,不会拖累你们父子俩。”

谁知道,她一语成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先带妈妈去了当地县医院,做了初步检查,县医院的大夫看完检查,说这个病不太好,建议我们去市医院再去检查。

爸爸为了找到更好的大夫,真正的确认,带着妈妈去了西安各大医院。

又经过CT,核磁影像等一系列检查,医生检查了妈妈的各项生命体征数据,最终被确诊为胶质瘤,医生告知我们:如果不及时就医,后果将不可挽回,针对这种情况,手术也只是一时的作用,可以延长她的寿命,但是,不治,就没希望。听了医生的忠告,爸爸也知道绝非危言耸听。

当时他并没有告诉妈妈,只是皱了皱眉头对她说:“你好好治病,这不是啥大病,我们听医生的,住院把手术做了,你康复了我们再回家。”

接下来的日子,医生根据妈妈的情况,约定了手术日期,在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忙的不亦乐乎。那段时间,我放学回家,很少见到我的父母。

后来,医生从电脑托出几份术前告知家属的通知签名单子,一项一项推心置腹的详细解读,爸爸回忆说,每次他犹豫不决时,医生就沉下心来解释,并结合影像学数据,结合妈妈的体征和数据,逐项分析,给他实实在在的说明白,这也对我现在职业生涯的工作方式有一些影响。

谈话谈了大约1小时,医生告知出事故我不敢排除,但几率非常小。手术前一天晚上,爸爸特意回家了一趟带上我,告诉我妈妈要住院一段时间。

手术当天,我和爸爸呆在手术室外,看着走廊外人们行色匆匆的脚步,看着手术室外的人们的疲惫,爸爸一言不发,我感觉世界溶解在时间的一分一秒中,我有一点点担心,也不知道害怕什么。

一阵铃响,一位手术医生探头示意我们,手术结束了,妈妈可以回病房了。我俩走到门口,听医生给我们讲解手术的情况,手术很成功,但是还要看后续发展。

话音刚落,天地澄明,爸爸哽咽地说:“成功就好,成功就好!”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我们推着妈妈走出了手术室,全程没有一句话,这条路走的很漫长。

手术过去几天,医生告诉妈妈要做放化疗,就医路漫漫,在我年少的记忆中,妈妈总是戴着白色的帽子。

后来又陆续做了一次手术,但是情况并没有好转。有时候回家,偶尔会看到妈妈的痛苦,目睹她被疾病折磨,那么痛苦,我却无能为力,年少的心愿在心里生根发芽!

妈妈生病的这两年里,是没有精力照顾我的,爸爸一个人吃的苦早已超出了正常人所承受的极限。每天医院,家里三四趟从不喊累,每次擦洗消毒,看着妈妈一天不如一天,默默承受。这期间,我上学,只有我自己,我回家,也会是我自己......

我总想着为她做一些事情,为家做一些事情,就想:“以后我一定要学医,我要当医生,我要给我妈妈看病。”

没错,有学医的想法,就是因为我的妈妈。

现在,我已经成为了一名医生,实现了我的愿望。我时常在想,如果没有妈妈,我应该不会学医。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只是普遍意义上的说法,真正促使我们做一件事情的原因往往是我们最亲近的人,最熟悉的环境下发生事件的影响。

医学是需要“温度”的,需要人文关怀的,其深奥科学背后蕴藏的是热爱生命,关注生命,倾注爱心的永恒追求。医学也是一门慈善的行业,在临床执业中可以充分体验平等、公正、法治、诚信、友善。我学医大概也是因为如果想要改变世界上的不合理,要先从医治每一个个体的创伤开始。医生医病,医人,医心,也在净化自己。

悬壶济世,生死相托,尽己所能,救死扶伤,同时也愿天下的父母都可以健康长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