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们了解了德国高考作文和中国高考作文的差异,德国的Abitur考试更不是一考定终身,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差异?德国的中学生们日常是如何学习的呢?让我们听听德国中学在读的Juliet同学怎么说。

大家好我是Juliet,接下来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德国读中学的一些体验和感想,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点帮助。

1. 口试和笔试一样重要

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学习都是围绕着考试,最常见的考试形式就是笔试,即使平时上课从来不发言,但是只要笔试成绩很高就可以称得上是学霸。然而在德国口试和课堂发言是很重要的,如果不认真完成作业或者上课从来不发言的同学,即使笔试成绩很好,期末成绩也不会好。比如我在中国的时候数学老师总是觉得我特别靠谱,考试一定没问题,但是在德国,班主任老师就找我谈话,说Juliet,你笔试成绩挺不错的,可是你上课怎么发言那么不积极呢,应该抢着发言才对,哪怕某一个问题只知道一半,不是100%有把握,也可以发言,不知道的怎么办,就错了,错了也没事。我在中国最重要的优点到了德国已经不是老师认为最重要的优点了。德国的中学生们在上课的时候都会举手发言,有的同学甚至还会打响指。

2. 传书文化

在德国课本还一般不是同学们自己的,而是学校借给我们,然后一届一届传下去的,一本书一般要传上六七届。书里会有一张表格,所有借过这本书的同学都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上面。然后上课要记笔记,老师还会发讲义和试题。因为有这么多笔记、讲义、试题,所以大家都用文件夹和讲义夹,是很方便的。

3. 书本只是参考

中国和德国书本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在中国学习紧扣着书本,老师选择的试题也是书上的,比如语文课文总爱让人找出某种意义,课文的道理又规定只有一种答案,甚至阅读理解也能靠背诵解题技巧来完成。

德国的书本对于我们学生来说,书上几乎没有要求背诵的东西,只用掌握课本的知识就可以了,不用按照课本原句复述,但是考试的时候,要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回答问题。在德国,老师上课也有很大的自由度,而书本只是作为参考的,对于老师来说,书本写了这个学期学了什么内容,老师来决定教什么,怎么教,是否使用附加讲义、试题等等。有一次,我们德语老师还请了同学的妈妈来给我们上课。我们班有个同学的妈妈是记者,那次正好要学习新闻写作,然后这位同学的妈妈就教我们怎么写报道,我写的一篇关于旗袍女孩的文章,就是上课的时候留的课后作业,后来在国内的媒体发表了,获得了很不错的点击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弗朗西斯高级文理中学实践课

4. 多样化的作业形式

中国和德国的作业也是非常不同的,中国的作业一般都是同学们写写生字,做做练习,有的时候要背课文。德国的作业是更丰富,大家经常要上网,去图书馆查资料。德国每个小镇都有自己的图书馆,我现在上的寄宿学校也有学校的图书馆,有一些班会课,我们专门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来专门研究这个图书馆,大家可以查怎么借书,书怎么分配的,怎么还书,而且怎么样在图书馆的电脑上查找资料等等。我们还留了小组作业,说到小组作业,有时候在德国会留小组作业,需要大家约好时间到同学家里一起来完成。

5. 比突击更重要的是日常积累

中国和德国考试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在中国学习主要围绕着考试,考前两个星期就开始复习,考前也会划重点,考试以笔试为主的,最最关键的就是期中和期末考试,一考砸就完蛋了。但是课堂发言不是怎么重要。

在德国平时课堂发言和作业情况至少占学期总成绩50%,我就有一个朋友笔试虽然没有我好,可是上课发言可积极了,结果成绩结果就比我好。然后老师在考试之前不会划重点,这样我就不知道考试之前做什么了,这一点很不好。但万一有一次考砸了,也不是非常要紧的,因为没有期中和期末大考,总成绩是许多小考和测试平均下来的,偶尔一次的失误对最后的总成绩影响也不大。

6. 体育和美术老师不“请假”了——语数外不再是唯一

德国的学校不只是有语数英三科,大家都很重视体育和艺术,也很重视想象力和扩散思维,比如我现在上的寄宿学校可以选选修课,每个人要选五门,可是其中只有一门要选跟数学、语文有关的,要选两门艺术和两门体育的选修课。还有德国学校还非常重视多门外语,我宿舍有一个女孩,她一共学习了六种语言,其中光四种是外语课上的,很牛的。在德国,如果有的人有三种语言,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伦理课和宗教课也是德国的特点。伦理课上,我们正在讨论表示人不同层次的需求的金字塔图形。最下面的是基本生理需求,就像吃饭、喝水、睡觉那样的。再往上是安全感,然后归属感,有朋友,有家庭的意思。再往上是自尊,最后是自我实现和内心自由。我们不光是讨论金字塔好不好,对不对,而是自己对它的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波王宫文理中学9年级课表

7. 丰富的课外活动

在中国课外大家都参加奥数班或是补习班。在德国,放学以后会有很多老师或者同学组织的兴趣小组。德国兴趣小组不是像中国的奥数班或是其他的课外补习班。我们课余时间很多,一般在上午上课,所以学校有很多兴趣小组,比如乐团、器具小组、合唱团、体育小组,还有校报、国际击剑,很多很多。并且在德国,一个班一学期有指定的天数可以出去游玩,一般大家都攒着,这样全班可以一个星期在青年旅馆过夜,一起玩游戏,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立马克思雷格高级文理中学学生在滑雪

德国的中学里没有了堆积如山的课本,同时也没有了督促压迫你学习的人,在这里学习完全应该是自己的事情。因此在这里也想给打算出国留学的同学一些建议:首先,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不管是读了跟德国多少相关的书或是网页,也有非常多的去之前永远想不到的新的不同之处和新的体验,所以要用开放的心态来面对,要多和当地人交往,才能更自信。其次学习上要更加独立自觉,因为在德国的上课模式和作业模式都非常需要学生主动学习。最后就是要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比如大家真的出国留学,跟班里一起去青年旅馆,自己会铺床、洗碗等等,要会做家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