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沈乾坤,河南省新县人,1969年出生于一个家境贫寒的山村家庭。祖祖辈辈都没有艺术细胞,过着靠天吃饭的农耕生活,但天资聪慧的他没有被贫寒的家吓倒,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懂事的他早早承担起了家里的重担,立志为父母分忧解难,然而由于年龄尚小,不能胜任粗重农活儿,父母就让他去放牛。他一边赶着黄牛,一边用脚底板丈量着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曾趟过汩汩流淌的溪水,走过绿草如茵的草地,也曾穿过青翠茂密的竹林……

日复一日,故乡的山山水水已化作美丽的画卷,深深印在他的脑海中,伴着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他幼小的心灵也得到了大自然充分的滋养。放牛的地方有红旗飘飘的万字山,有云雾缭绕的观音寨,也常路过声名赫赫的杨泗寨。有时在南阳岭的巨枫树下纳凉,听老人们讲战争年代,许世友攻打万字山的血雨腥风、枪林弹雨的故事……

渐渐地,他与革命先辈产生了情感共鸣,常被这片大别山的红土地所震撼,所感动。炊烟袅袅的清晨,他坐在小河边的石头上一边看着吃草的牛犊,一边拿起了赶牛的木棍,在微微润湿的土地上描绘起来……虽然家庭没有为他提供浓郁的艺术氛围,但是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却给了他最初的艺术熏陶、启迪和鼓舞。尽管一路走来总有人嘲笑挖苦,但他从不气馁,依然凭着热爱与执着,坚持每天画下去。

从素描到国画,从书法到雕刻,从看书到模仿,从模仿到创新,这一切都从这片热土上的一草一木、绿水青山中来。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他的视野也一天天开阔起来。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多少次魂牵梦绕,想看看山外的风景。终于,他背起行囊,独自踏上了漫漫旅程,向着更远的地方出发……

每每观览他的山水佳作,可知最有外师造化中源的表达!师人不如师造化,沈乾坤虽然临绘历代名家作品有无量之多,但是他绝不会对粉本为上,而是愿意游历真山真水,最有对境造意的价值观和行动!能够驱山走海置眼前,能画征帆不动亦不旋,并不是关了画室的门臆想的结果,而是写生积淀与提炼的收益!搜尽奇峰打草稿,可画河清与海晏!这纤尘不染的山水气象,正是他勤师造化证证见!

走出了家乡辗转转到了世人心目中的“圣地”——北京。在这里,他深深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奔腾的历史,心中的艺术梦想也因此而发生了质的飞跃。在艺术的殿堂,他受到了名师姚治华、刘绍勇、王西林、卜希阳等人的指导,绘画水平也得到了专业人士的赞誉,收获了一枚枚艺术勋章:

1.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

2.第九届“羲之杯”当代诗书画家邀请赛国画一等奖

3.《羲之书画报》签约画家

4.2018”乡约独山”第二届安徽裕安国际当代艺术作品展优秀奖

5.“新时代新征程”真迹杯最具潜力书画家

6.真迹网认证画家

7.书画家百科收录

8.头条百科收录

9.中国名人简历收录

10.书法作品入选 2020 年《守望相助战疫必胜大书法作品网络展》

11.2021当代中国书画百杰

12.2021年盛世典藏百年风采艺术传承人物

在艺术的道路上,他陶冶了情操,也收获了荣誉。现在他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一窗阳光,一杯清茶,心无旁骛地坐在自己的世外桃源里专心画画。

生命不息,画笔不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置物眼前心对语 形神妙作独家功

——记著名画家 沈乾坤

沈乾坤先生是一位磨砺画法的实践派,也是精研画论的思考者。因为实践,所以法不欺人。因为思考,所以高瞻远瞩。当实践与思想相互加持的时候,就可以让他的创作行动真正产生创新的导向,落实笔墨当随时代的画论,为自己的丹青世界开疆拓土,成为一题专享的丹青王者!孔子美术馆艺术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