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工作作为如今打工人的“日常活动”之一,仿佛已经慢慢被大众所接受。前几年流行的网络热词“996”作为各位打工人对自身工作时间紧凑的调侃,展现出如今“早9点上班、晚9点下班、一周工作六天”工作状态已成为普遍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即便如此,继“996”之后,又有企业家提出“715”,引起了广大员工的热议。很多网友听闻此言直接怒了,这位翻车的企业家是谁?“715”又代表着什么样的工作时长安排?

何为“715”?

西贝的创始人贾国龙在某社交平台上谈加班现象时表示,996在他的公司内已经不算什么了。他直白地表示:

“有人问我怎么看待996?在我的概念里,996算个啥?我们是‘715、白加黑、夜总会’,我们就是这么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贾国龙所说的简洁缩写都是什么意思?白加黑表示工作时间通常是白天加晚上;“夜总会”意思是在完成日常工作后,公司夜里总是开会;而最令打工人不满的“715”则是指一周工作时长七天、每天工作15个小时。

除此之外,贾国龙还表示,奋斗本身就应该是喜悦的、自愿的,而不是每天都苦兮兮的。

“你有多大辛苦,就有多大收益,只有奋斗,才能创造喜悦人生。”

事实上,这并不是贾国龙第一次在公开社交平台披露西贝的“715制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在2020年的3月份,各大社交平台就流传着贾国龙对“996和715工作制”等相关看法,在视频中他直言,“715工作制”在西北公司的内部已经持续了十几年,几乎成为“传统”。

对此,网友们众说纷纭。有的网友为打工人感到不满“你作为老板,每天24小时操心自己事业无可厚非,但要求员工违反劳动法规则是在损害打工人的身心健康”、“别把违法说的那么清新脱俗”;

有的网友还上升到了公司股份层面:“如果把西贝的股份都分给员工,别说715,就是24小时连轴转都可以,自己是老板,自己奋斗当然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确实,“996”和“715”制度下所谓的快乐奋斗其实有着明确划分,其中快乐只属于高层,而奋斗的大部分则是由普通员工来完成的。

加班文话何时休?

随着事件的发酵,西贝的公关总监于欣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715事实上,只是西贝员工自主工作状态的一种表述,并不是企业内部的硬性要求标准。”

除此之外,公关总监于欣还表示西贝内的福利待遇都很不错,比如好汉工程、梦想工程等等,始终秉持着‘价值创造决定价值分配,同时,价值分配也拉动着价值创造。

西贝的公司内部工作状态并不是个例,在如今市场上的大多数企业,尤其是私企,加班已经成为了常态,甚至已经衍生了一种加班文化。

那么从普通打工人的角度,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加班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我们应该以合理的角度看待这件事。

先思考加班的原因,如果是因为个人能力不够或者是既定的任务没有完成,造成了工作时间的拖延,那么加班是必然的。

但如果是盲目地去加班,秉承“加班的人在领导眼里更加分,加班的人约等同于认真工作的人,被奖励的可能更大”这种想法,则“加班文化”就是一种误导性文化,应该摒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有很多人说没有办法决定自己是否加班,但事实上在加入一家公司之后,一定会面临加班与否的问题。而是否可以接受一定程度的加班,是在进入公司之前就应该想清楚的事情。

是否可以长期接受加班文化在面试中常常会被提到,比如“是否接受加班?”、“工作时间弹性要求”、“如果和绩效挂钩,是否会主动延长工作时间?”等问题都是围绕着加班提出的问题。

即使面试者没有提出,也可以在求职者提问环节对公司高管进行提问,这样就可以提前得知公司的加班情况,和自身能力进行磨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996”和“715”制度当然不值得提倡,任何公司对劳动力管理安排都应该遵从相关法律的规定,不能过度压榨劳动力的价值,更不应该以损害劳动力身体价值的代价去为公司博得更高收益。

结语

如今加班常态化的社会上,管理者和普通员工的思维肯定不同。然而,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管理者高度压榨劳动人员、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借口。企业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更高利益,这无可厚非,但不能因为获得利益而对职工造成不公平待遇。

而从员工的角度来说,在求职时要看清楚公司的“真面目”,谨慎思考与自身专业和职业方向是否具有契合度,否则等到入职再后悔很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