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作为稳就业的主要渠道、保产业链稳定的重要环节、激发创新的重要力量,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充满活力的市场,激发广大中小企业内生动力与创造力,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共同目标。

一、营商环境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河南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河南省“十四五”营商环境和社会信用体系发展规划》,到2025年,营商环境进入全国第一方阵,营商环境便利度指数进入全国前10名,一半以上国评一级指标成为优势指标、进入全国前列,3—5个国评一级指标全国领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位于“天下之中”的河南省省会郑州,占尽中部发展区位优势和国际交通枢纽优势。近年来,郑州市按照“一区一主业”的原则,明确了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等工业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延链、补链、强链,加快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现代食品、铝加工制品6个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

为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吸引集聚高端创新人才,郑州市全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和“黄河人才计划”,制定出台“1十N”政策文件,健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次培育机制;集成办理人才引进“一件事”,推动头部企业与驻郑高校联合实施“十万码农”培养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月13日,郑州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安排中小企业纾困资金、扩大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规模、落实稳岗扩就业政策、降低数字化转型成本等32条政策措施,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主要内容包括:

1.对受疫情影响不能正常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和中小微企业,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免收3个月房租、减半收取6个月房租;

2.对小微商贸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用水用气用电实行“欠费不停供”措施,允许企业在3个月内补缴欠费;

3.对直接用于企业、产业、项目的各类奖补等专项资金,力争2022年第一季度完成全年总量的1/3;

4.加快推进“亲清在线”平台建设,实现财政补贴资金在线兑付;

5.深入推进“一件事”改革,全面推行行政审批标准化和环节简化等。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每个企业赖以生存的土壤,能够促进企业更好地创新发展。2021年,郑州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3.4%,高技术制造业占比达到32.7%,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100家以上。一批批中小企业在郑州优质的发展环境下茁壮成长,成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的生力军。

二、科创服务助力企业阔步前行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2022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一方面可以抢抓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机遇,享受政策红利;另一方面企业也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生存发展。

2月15日召开的郑州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年郑州市将推进十大战略行动,其中包括深入推进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行动,加快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郑州市郑东新区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平台和载体,郑东“前行58科创园”将秉承郑州市发展战略,通过集聚数字化知识、人才等创新资源要素,链接上下游资源形成完善的产业生态链,以数字科技服务、全国城市发展服务、投融资服务、政策服务等一站式科创服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乘势而上,阔步前行。园区将充分发挥前行科创全国60余座科创园的实际运营经验,依托前行产业研究院、前行-产业云脑、前行科创园、前行云、前行-超级孵化器、前行科创产业基金、前行-招商飞虎队、前行企服“八大产业服务矩阵”,赋能更多企业成长提速,打造区域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和人才集聚高地,为郑州“提质进位出重彩,昂扬奋进成高峰”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