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图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超大、特大城市人口基本情况》,已有7个城市的城区人口规模超过了1000万大关,14个城市的城区人口规模超过500万,其中郑州市以城区人口534万进入特大城市行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口的持续增长要求城市的综合治理能力也相应提高。通过数字化转型打造智慧城市,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Vol.1

郑州要成为“中部最强数据中心集群”

12月6日,郑州市发改委公布《郑州市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并对外征求意见。

根据《规划》,到2025年,郑州要成为中部最强数据中心集群,打造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据中心产业基地,建成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核心城市。互联网数据中心直接投资及带动投资规模超过1800亿元,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收入及关联产业年均收入超过850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规划》提出:航空港区、郑东新区、高新区、经开区组成郑州市数据中心产业核心发展区。支持河南联通、河南移动、河南电信等在核心区加大建设力度,提高郑州市在互联网数据中心全国布局中的地位,积极发展面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边缘数据中心,支持超算中心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建成覆盖各种类型的数据中心体系,全面引领郑州市数据中心集群发展。

数据中心建设,类似于修高速、修铁路,修机场,是数字经济时代的“要致富、先修路”。2020年郑州市数字经济总量接近5000亿元,占GDP比重超过41.4%;新增“接链”企业2837家,“上云企业”达到3.2万家。到2025年郑州数据中心“高速公路”修好之后,将会进一步推动全市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提升经济全要素生产率。

Vol.2

以“科创+产业”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

城市数字化转型关乎城市全局与长远发展,技术攻关与数字基础建设是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科技创新则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劲驱动力。

从2001年规划建设至今,历经近20年发展,郑东新区这片土地成为充满魅力和活力城区。这里不仅有郑州东站、绿地中心、千玺广场、河南艺术中心、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等城市地标,一展河南改革创新和城市建设窗口的新形象,更是走出了符合自身特点的科技创新路子——建设中原科技城,大力支持科创项目落地发展。这一科技引擎,正为郑州市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澎湃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郑东“前行·58科创园”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组团,智慧岛产业规划核心区,中原科技城“一体两翼”发展中轴。作为郑东新区管委会签约的重点项目,园区立足于当好政府决策“助手”、产业发展“推手”、企业成长“帮手” ,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发挥平台科创赋能作用,加快郑州城市数字化转型。

01

政府决策“助手”

郑东“前行·58科创园”导入“前行产业云脑”系统。前行产业云脑是前行科创结合在全国各个园区的实际运营经验,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各种技术手段所研发出的一套产业经济监测分析系统,目前已收录了一百多条产业链以及八千多万家企业的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行科创基于前行产业云脑,为郑州量身打造了郑州城市云脑,收录了郑州各项经济数据指标,通过大数据客观分析各产业链重点节点的现状、市场规模、市场机会、招商机会、产业链全国分布图、产业链重点公司和产业链各细分领域公司,为郑州产业数字化提供精准的决策依据。

02

产业发展“推手”

作为郑东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平台和载体,园区将依托品牌赋能,充分发挥郑东核心区位、产业高度集聚、人才储备充沛等优势,构建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数字经济生态圈,以科技助力数字郑东建设,全力推动郑州市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协调融合发展。

03

企业成长“帮手”

园区通过为入驻企业提供数字科技服务、全国城市发展服务、投融资服务、政策服务等10项科创服务,涵盖企业从注册到上市的全部流程,助力企业解决包含资金、政策、技术、人才等不同发展周期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未来,郑东“前行·58科创园”将立足园区、服务郑东新区、辐射整个郑州区域,依托产业运营优势和专业科创服务能力,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为实现“数字郑东,智汇中原”的美好愿景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