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海外网消息,当地时间1月24日,一架F35C在降落时撞向甲板,美国第七舰队承认,出事的飞机已经坠入南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飞机无铜,打捞无用。有网友借用美军的口吻如是说,“规劝”渔民不要打捞,虽然有些诙谐幽默,但无不透露着美方要打捞这架F35C飞机的迫切心情。

美国海军于26日表示,已经在着手安排这架F35C的回收工作,美军专家认为,整个打捞过程,可能要持续120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消息传出后,不少人就开始质疑,打捞一架飞机要120天,是不是有点太长了,美军的真实目的,真的就仅是为了打捞这架坠毁的F35C吗?

我们不妨先来回顾下整个事情的经过,通过找到飞机坠毁的原因,从中找一找破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之一,坠毁的原因是什么?

提到F35飞机,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这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先进的五代隐身战机之一,也是全球最早大规模使用的隐形作战飞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研制F35系列战斗机,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合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了400亿美元。

截止目前,F35一共衍生出3个型号,根据其用途、性能和功能特点,分别装备在美军的不同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F35A是首代F35战机,主要提供给美国空军和他国使用,于2013年正式交付空军使用,也是F35系列的陆基版本。

与F35A不同,F35B主要由美国海军陆战队使用,并攻击给英国皇家伊丽莎白号航母,作为舰载机使用。

F35B最突出的特点时,搭载有两级对转升力风扇,为F35B提供了44.5千牛额外附加推力,使其具备了垂直起降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F35C则属于海军版本,是F35系列的舰载型,目前美国的多艘航空母舰上,都搭载有F35C,未来也有可能成为美国舰载机的主力。

这次在“卡尔·文森”号航母上,发生坠毁的,就是F35C型号。这种飞机在设计时,主翼及垂直尾翼都专门进行了面积加大处理,飞机在降落时,通过尾部的挂钩拉住阻拦索,让飞机减速直到停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理来说,舰载机在降落时发生坠毁,一般有4种原因,分别是飞机挂钩没有拉住阻拦索,飞机阻拦索断裂、飞机故障和飞行员误判。

目前看来,前两种原因的可能性很小,如果是飞机没有拉住阻拦索,舰载机会立马启动复飞程序,可以重新将飞机拉高,进行二次着陆尝试。所以,即便没有拉住阻拦索,也不至于造成飞机坠海。

此外在F35C发生坠海后,“卡尔·文森”号航母的甲板很快就恢复了正常,如此看来,阻拦索断裂的可能性也很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是飞机的动力、操控系统等发生临时故障,都可能导致飞机在降落时,发生坠机事故。除此之外,如果飞行员的主观意识误判,造成坠海的可能性也很大。

总体来说,这次F35C坠海的原因,很有可能在飞机和飞行员身上,航母本身出现差错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截止目前,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之中,最终的结果,还有待美方公布。

用渔船打捞F35C,可行吗

相信很多人听说F35C确认坠海后,第一反应就是,谁捞都是捞,渔船过去,能捞上来吗?

渔船除了捕鱼,意外捞到一些设备的事,并不是没有发生,这架坠入南海的F35C,有没有可能用渔船打捞上来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能捕鱼的船,都能统称为渔船,一般来说,渔船分为淡水渔船和海洋渔船。F35C是坠入南海,如果真的用渔船去捕捞,显然要用海洋渔船。

海洋渔船又分为沿岸、近海和远洋渔船。“卡尔·文森”号航母的位置是在公海上,虽然算不上远洋,但用沿岸海洋渔船,肯定行不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公开信息,大型海洋渔船在捕鱼时,一网下去,最多能捕捞超过50吨海产品。一架F35C飞机的空重为15686千克,满载重量为31800千克。

坠海的F35C是在降落阶段,很显然重量在15686-31800中间,这样的重量,对于一艘大型渔船来说,仅从重量分析,打捞上来并没有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想要打捞沉入海底的F35C飞机,仅凭渔网的承重还不够,还要看渔网够不够大。通过分析一种大型远洋捕鱼船的渔网大小发现,渔网完全张开后,渔网能形成一个长宽高分别为25米、11米和11米的空间。

F35C翼展10.65米,机高:5.28米,机长6.44米,也就是说,从空间上看,渔网也能容纳一架完整的F35C战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渔网的承重、空间,都能满足打捞F35C的条件,是不是就可以认为,渔船也能捞起美国海军坠毁的F35C飞机呢?先别急着下定论,还有一项关键因素没有考虑。

要知道,这架飞机是坠海,在重力的作用下,这架飞机显然会逐渐沉入海底。渔船的渔网,能够到沉在海底的飞机吗?

即便是大型拖网渔船,拖网的长度大概也就100多米,理论上讲,拖网的拖绳确实可以无限加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南海公海的海水深度,往往能达到数百米,甚至几千米,如果真的将托绳加长如此多,恐怕就无法正常工作,而且也找不到这么长的拖绳。

除此之外,F35C机身采用了大量的复合材料,不仅强度和韧性好,而且表面锋利,不排除机翼会将渔网划破的可能性。

因此,单纯的想用渔船打捞坠海的F35C飞机,难度很大,而且受到渔船定位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使用渔船成功打捞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目前的通用做法,对于这种深海打捞,一般会先用机器人潜入海底,探明海底情况。再借助计算机进行模拟,避免打捞过程中,海底出现塌方。

当万事俱备之后,让机器人携带一种能充气的装备,固定在被打捞的物体上。确保打捞物被固定后,通过海面的船舶进行充气,在浮力的作用下,让打捞物顺利浮出海面。

这样不仅成本低,而且打捞的成功率高,风险系数小,是各国进行大型打捞作业的惯用方式。

有消息称,美国已经派出专业的打捞船,预计10天左右,会抵达F35C坠海位置,并开始打捞作业。

打捞上来的飞机就是一堆废铁,为何还要打捞

从目前的公开的消息来看,这架出事的F35C已经坠入海底,虽然一架崭新的F35C价值在2亿美元左右,不过这架坠海的飞机,已基本没有修复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美方的说法,飞机打捞预计需要120天,在这120天中,飞机会一直被浸泡在海水中。由于海水中盐分很高,就会加快飞机的腐蚀,即便真的打捞上来,飞机表面的很多部件,可能已经被海水腐蚀。

除此以外,F35C上还有很多航电设备和电子系统,这些部件遇水浸泡后,也基本上会报废,而且没有修复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以上因素,F35C战机在海底承受的海水压力,也会让将飞机完全挤扁,让整架飞机变得面目全非。

既然F35C坠海后,损失已经无法挽回,为何美方还要打捞这架飞机呢?

很显然,美方是担心这架飞机上涉及材料、发动机、航电等设备的关键技术,被其他人学走。如果美国不打捞,谁也不敢保证,这架飞机不会被其他人捞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海底的情况十分复杂,飞机在海水中下坠时,在海水的冲击力下,飞机的位置会发生很大偏移,而且飞机沉入海底时,甚至有可能已经变成了一堆碎片。

目前飞机在海底的情况还没有公布,谁也不敢保证,前往的打捞船,就一定能将飞机打捞上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针对F35C坠入南海,打捞要120天说法,也有网友提出了质疑,这不是与当年菲律宾的船舶搁浅,出奇的相似吗?

你认为,这架坠海的F35C战机,能被美方成功打捞出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