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作为党员教师,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科学教育深厚的社会历史实践基础,就在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越来越科学化,依赖于科学技术又为科学技术的变革和发展提供沃土。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由体力、生产经验和技艺逐步转化为科学技术的历史过程的规律。正是科学技术把教育与生产劳动联结起来,没有科学技术就没有现代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同样,没有科学技术的教育就没有个人的全面发展。因为科学技术是强大的生产力,是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新生活的强有力工具,培根的名言说得好:“知识就是力量。”个人掌握了科学技术,就意味着提高、增强了他的力量,在客观世界面前取得更多的主动权和自由,而这,正是马克思讲的个人自由、充分、独创的发展即全面发展的精神实质。

家庭教育也很重要,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之后踏入校园也要不断的学习中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