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作为美本申请中最玄学的部分,可以说是优娃的“助攻好帮手”,普娃的“逆袭杀手锏”。

所以进入申请季,大家都挖空心思的想写出一篇“大作”。

但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是太太太太太难了!

TOP30文书看了不下一百篇,还是不知道从哪开始

这个时候要是能有个文书写作“课代表”就会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

大家都知道芝大小文书是最无厘头、最神秘、也最受关注的。

可能不申芝大,但芝大的小文书题目和内容可是申请必看~

今天小藤就和大家一起看看美本申请文书界的“大刺头”——芝大小文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在直接研究内容之前,有一件事必须得知道:

芝大小文书是怎么出名的,为什么这么不按常理出牌?”

01

芝大小文书37年,年年都“出圈”

大家都说芝大小文书现在的文书题目奇葩、烧脑,这还要归功于芝大招生办首次设立题目时,立下的标杆

芝大的第一个补充文书,就是关于火星宇航员的!

重点来了,那是37年前,1984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的文书题目是这样的

when a prompt invited applicants to imagine themselves as astronauts on Mars and asked them whether they would prefer to be teleported molecule-to-molecule back to earth, or to be the person running the teleporting machine.

当时有一个题目:

邀请申请人将自己想象成火星上的宇航员。

并询问他们是否更愿意将分子传送回地球,或者成为运行该项目的传送机。

这个题目放到现在都是让人焦头烂额,更别提30多年前,航天技术还没那么发达的时候。

人类思维限制不了的芝大小文书,果真是名副其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仅是最开始题目比较烧脑,后续的出题学生也延续了“出其不意”的“优良传统”。

设置小文书题目这项工作最开始是由招生办人员负责的,到了 2000 年,这项任务就交给了被录取的学生。

每年 5 月,芝加哥大学的校友和在读学生都会收到一封征集电子邮件。

征集近 1,000 份论文题目后,一小群招生顾问会开会审查并最终确定小文书题目。

所以,大家别再怪罪招生办的题目奇葩了,要怪只能怪学长学姐们太优秀。

自己接受的申请传统,一定要传承下来,而且一年比一年令人大跌眼镜。

寻找 Waldo 的真实位置;考虑 Sally 将她的贝壳卖给谁;探索实际上可以被零整除的东西。

从题目不仅能看出来芝大学子的脑洞,也能清晰的瞄准招生官最终选这些题目的原因——超越常人思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题目,我们基本都不知道从何下笔,因为实在不理解题目到底想让我们回答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那就是看看出题人为什么要出这道题?

小藤也从芝大官网上找到了2022年小文书两位出题人的想法,“现身说法”告诉我们文书里最关键的部分。

02

文书写作第一步,出题人想法要牢记

2022年小文书可选题目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荷马史诗的《伊利亚特》中,海伦拥有着可以“使千艘战舰齐发的容貌”。因此,“1毫海伦(即千分之一的海伦)”则可以成为使一艘战舰启航的计量单位。

除此之外,1萨根可以代表任何庞大的数量(代替几十亿),而1纽约分钟代表交通信号灯变绿到你身后的出租车按喇叭的时间间隔。

请发明一个全新的计量单位,并解释这个计量单位是:怎么得到的?怎么使用的?该单位和其他什么东西相等?

— 灵感来自 2024 级的 Carina Kane 和 2025 级的 Ishaan Goel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即将升入大二的 Carina Kane 给出的题目,她是一名医学预科生和人类学专业的学生。

在进入芝加哥大学之前,她知道关于芝加哥大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奇葩”的论文题目。

她这样形容自己当初写文书的感觉:

“我可以选择任何东西,然后将任何故事或轶事写进去,然后把它变成我自己的问题,我在回答问题时肯定知道我感兴趣的东西。”

而对于此次她入选的文书题目,她希望新生们:

“将他们的知识应用到他们的专业领域,从化学到经济学再到建筑学,几乎每个领域都包含一个度量单位。

让学生可以自由地展示他们的故事,能把它变成发明和想象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这道题目的根本是在问:“Why major?”和你的想象力。

将你的专业和想象力结合,主要是从这之中体现出你的兴趣方向。

比如社会学的学生可以,以现在的996工作制度入手,它是怎么客观衡量一个员工的价值的。

一篇优秀的文书关键就是审清题目,今年选择这个题目的同学们,你们审对题了吗?

2022年小文书可选题目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所谓的“原创”——马克·吐温

这世界上有没有任何一件艺术品、文学著作、哲学理论或科学技术是完完全全的“原创”?

还是它们只是一些已经存在的想法的集合?请从除你之外的世间万物中挑出一件,解释它是否拥有原创性。

— 灵感来自 2022 级的陆海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陆海娜是一名即将升入经济学和公共政策专业的大四学生。

她选择提交小文书题目是因为小文书是她在大学申请过程中最喜欢的部分之一

她的想法是受到“忒修斯之船”悖论的启发

这个悖论的核心是:如果一个组件完全被替换的物体,那它从根本上是否会发生变化?

所以这个题目在问:“我们对于原创的看法,而这个原创的范围涵盖我们人类的各个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可以有很多角度去写这个题目。

比如讨论originality原创这个概念,它的定义和社会认同。

或者深挖一个喜欢的人或者事物,探究它们背后的故事,这些都是关于原创的看法。

通过今年两位出题人的想法,小藤发现大家“错怪”芝大小文书题目了

这些题目虽然不按常理出牌,但仔细研究一下题目和出题人的专业以及相关背景。

就能像剥壳一样,从外到里一层层看到切合题目的内容

剖析好文书题目,不但对自己想写的内容会踏实很多,而且思路和核心也会更加清晰。

另外,每年芝大小文书的最后一个都是自创题目或者从之前的题目之中选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论是芝大小文书还是其他学校的文书,写起来都不容易,为了让学生们写出最适合他们的文书。

US.News也早在今年八月份就发表了:“How to Write a College Essay?”的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收集了CA系统、College Essay Guy 网站、JHU、汉密尔顿学院等在内的十所学校招生办工作人员给出的文书建议。

03

10位招生官联合文书建议:

普通的话题、吸引人的“钩子”、重复修改文书不是自传

很多学子在写文书的时候,就想在短短的几百个词里面把自己前面十几年都“炫耀”出来,或者就想找个“高大上”的主题。

迟迟列不好文书的框架、拖了文书的进度到最后心态爆炸,焦头烂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事实是,美国招生官可能根本无暇顾及你写出来的冗长的前半生。

Common App 网站也说:“我们不能保证一篇过于冗长的文章会像您希望的那样吸引我们的注意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Top Tier Admissions(顶级招生) 的联合创始人 Mimi Doe 也说:“这篇文章并不是一本完整的自传,想把你的一生都写在一篇文章中,真是让人不知所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对于文书主题,接受US.News采访的招生官们也都列举了令他们难忘的文章。

这些文章的话题都很普通:飞钓运动、学生上下学的通勤、家庭餐桌

他们更希望学生可以写一些可以说明他们背景方面,在他们的申请中的其他地方(可能在活动部分)中没有提到的东西

如果能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即使是关于一个共同主题,他的文章也能引人注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一句话“钩住”招生官

确定好主题之后,就是怎么让招生官能读完之后有:“啊,原来是这样!”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恍然感。

参与采访的专家Doe也为我们举了一个“能钩起招生官胃口”的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自助餐厅撤走奶油玉米那天,我第一次涉足政治。

看到这一句话,大家肯定都会想:

为什么撤走奶油玉米?奶油玉米和政治又有什么关系?作为一个高中生是怎么参与政治的?这就是“钩子”的作用,让人对你的文章充满疑问和兴趣。

另外,文书中的语言也是需要经过慎重考虑的。

曾担任弗吉尼亚大学招生副院长兼国际招生主任的招生顾问 (Parke Muth)也曾说:

“我告诉学生,这不是他们写的文书,而是耐克的广告。”

我阅读 500 个单词所花费的时间,大约是我观看耐克广告所花费的时间。”

所以大家在着笔写的时候,可以在头尾上多进行一些技巧性的提炼,或者关键性词语的总结。

文书不完美,可能是因为改不够多

可能你根据上面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将文书写了出来,但还是不够完美,一直在修改。

没有一蹴而就的申请,当你在一遍遍修改文书的时候,不要怀疑自己

每一个美本申请的学子文书平均至少改过十稿,顶尖名校的甚至更多。

今年录取芝大的学子,文书写了16稿,素材稿和大纲有几十稿。

这就像是升级打怪,跨过的难关越多,最后的级别也就更高,每一版新的文书在原有文书基础上,一定是有质变的

希望大家在写文书的时候,也能更加了解自己的过去和未来。

虽然这是为申请作准备,但也是我们不可多得的,持续性认真思考“自己本身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

这不仅仅是关乎我们要去上什么样的大学,更关系着未来会成为什么品质、什么性格的人。

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在美本申请这条几乎人人都不同的路上,我们坚定的走着,是因为我们相信自己可以有更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