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的家庭来说,房子一直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东西。因为它不仅是一个居住的场所,更是我们以后成家、立业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我国房价的不断攀升,买房也成为了不少家庭的“心病”。凑足了几代人的积蓄,可能最后也仅仅只够支付一个首付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相信对于不少人来说,买房的时候一直困扰购房者的应该就是“公摊面积”了。公摊面积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在香港房地产市场流行,到了1995年,李嘉诚又将这一制度引入内地,并逐渐成为了内地房地产开发商们“约定俗成”的规定。

以前商品房没有安装电梯的时候,公摊面积就是简单的楼梯和墙面,可能160平米的房子,公摊面积也只有不到10平米,而如今计入公摊面积的部分越来越多,楼房内电梯专用井道、设施设备间、公用门厅、走廊过道、变电室等等,公摊面积越来越大,对于购房者们来说,买房的压力和怨气也随之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公摊面积越来越大,说明大家的居住条件在逐渐被改善,消防疏散的通道越来越大、绿化面积越来越多等等,开发商在购房者身上“薅羊毛”,购房者也享受到了更好的居住条件。人们之所以唾弃公摊面积,还在于因为这个“额外面积”支出了更多的费用和成本,直接导致利益受损,第一是买房时多给开发商的购房款。

现在房地产市场一般是高层住宅公摊在20-30平米之间,北京房价50,000元/平米,如果是30平米额外面积就需要多给150万元款项,在二线城市房价20,000元/平米,30平米的额外面积需要多给60万元款项。2021取消公摊面积,钱能返回到大家“口袋”吗?假设“取消公摊面积”真的设施,那么已经“公摊”的住户怎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现在的房价水平来计算,如果取消了公摊面积,那么每家起码能得到几十万的赔偿,总体算下来房地产商未必能承受得起。包括央视也发布报道称,就算公摊面积取消了,开发商给出的房子价格其实是一样的,因此不会存在买过房子的业主们会亏这一问题。而我国建筑部也对公摊面积有17字的回应。

公摊面积是否取消这一问题上,建筑部在“住宅项目规范”中称“住宅建筑应该按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当然这个规范目前只是一个建议稿,但是也说明了建筑部对公摊面积问题上的态度。我们算一笔账大家就明白了:一个小区1000户,按每户平均面积100平计算,公摊面积20平,房子单价10000元/平,这就意味着光公摊面积,开发商就要退回2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还没计算这1000户业主此前多缴纳的物业费、取暖费和房屋维修基金。敲骨吸髓的地产商可能把吃到肚子里的钱再吐出来吗?国家更不可能强制要求,或者替开发商补偿。央媒曾经发文《买100平米房子只得70平米,公摊面积让我们很受伤!》痛斥中国公摊面积缺乏一个标准、管理甚是混乱,它的存在不仅让消费者在购房时承担更多的房款,更使其在未来要支付物业费、取暖费等等更多的成本。

同时指出,现在大多数楼盘的公摊面积达到30%、40%甚至有的高达52%,如此公摊实在伤民。由此可见,央媒对于“公摊面积”始终抱持质疑的态度。然而在群众喊话“取消”,央媒“质疑”的背景下,竟有专家依然觉得不应该取消公摊面积,不然吃亏的是广大业主。据了解,不少权威机构的专家们多次发声,针对该不该取消公摊面积,他们持有不同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他们眼里,一致认为公摊面积越大越好,不应该取消。这其中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总结出来无非有三点:

1、公摊面积取消后,业主们就失去了公共场所。如果真的响应民众呼声,将公摊面积取消。那就意味着业主们失去了配套公共设施的享用权利。

2、公摊面积在房屋的构造中起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貌似像大闸蟹去绳子的相互关系,好比我们去市场买大闸蟹,总不能要求卖家把绳子给去掉的道理。这种做法显然不符合实际。而且公摊面积的存在,的确方便了千万家住户的生活。

3、正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对于生意存在的风险,开发商们绝对不会自行承担。那么最为利润如此之高的公摊面积,一旦取消之后,意味着开发商们“断了一只手臂”。所以他们定会想尽办法将失去的“肥牛”通过其他方式赚回来,而提高房价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途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总的来说,取消公摊面积似乎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但是这么多年根深蒂固的行业规则,想要打破,很显然“一刀切”是不太现实的。国家肯定会在听取多方意见之后,给出最合理的解决方法。大家还是要听从国家的安排。不知道大家对于公摊面积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在下方进行积极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