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游戏防沉迷一直是家长、社会、学校关心的热点。今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规定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

830新规颁布后,腾讯、网易、三七互娱、完美世界、360游戏、百度游戏等60多家游戏企业第一时间发表公告,称将会严格遵守,积极响应并落实该通知,为未成年人打造健康网络环境。

但打造一个严密的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并非易事情,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比如,腾讯成长守护平台,就有专门的数据团队,将相关账号在脱敏后进行大数据分析,搭建一个模型,再用这个模型过滤所有的账号,发现疑似未成年人使用的成年人账号。

在这个复杂的模型中,会有不同维度的判定规则,当所有疑似条件相加达到一定数值,系统会警报,一次又一次发起人脸识别请求。

截至2021年10月,腾讯游戏平均每天有692万个账号在登录环节、1.5万个账号在支付环节触发人脸识别。除了覆盖率提升以外,腾讯游戏还在830新规后增加了人脸识别的频率。

目前,腾讯没有对外公布过人脸识别的成本,但有媒体对此进行了估算:按照腾讯云单次人脸识别最低0.68元价格计算,每天700万次人脸识别相当于476万元成本,一年支出17.34亿元。即便按照阿里云超级大客户每次0.12元的成本计算,一年的成本也有3亿元。

同时,防沉迷工程师还需与灰黑产做对抗。有些熊孩子为了应付“人脸识别“功能,甚至去网上灰黑产购买制作出的”人脸“。

腾讯成长守护平台担任技术工程师Iron曾说,为了防止有熊孩子用制作出来的“人脸”蒙混过关,现在“人脸识别“已经精确到脸部与脖颈之间皮肤的色调均匀度,眼睛无法识别的,用机器去识别。

这些技术上的防沉迷措施,成功地打击了灰黑产业,也取得了成效。

据统计,11月5日,知名游戏数据研究机构伽马数据发布《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提及85.8%的未成年人在玩游戏过程中曾被防沉迷限制。

同时,腾讯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今年9月,腾讯国内未成年人游戏流水占比下降至 1.1%,去年同期为4.8%;未成年人游戏时长占比下降至0.7%,去年同期为6.4%。通过人脸识别技术,今年10月,有71%的疑似未成年人账号在登录环节被纳入防沉迷监管,77%在支付环节被拦截充值行为。

更重要的是,除了防沉迷技术上的不断迭代更新,腾讯未成年人家长服务平台也携手家长一起努力。腾讯未成年人家长服务平台负责人李静介绍,团队中负责与家长进行沟通的客服将近300人,每天接打电话数千个,包括用户对防沉迷规则的询问,以及处理情况迥异的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费的申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30后,客服团队增派了很多人手,还寻求了其他团队的支持,尽量提前在平台上做出提示、公告和引导。同时,为了安抚家长与孩子们的情绪,客服需要做更充分的准备,服务流程、热线体验都做了进一步的优化。

有家长在和腾讯未成年人家长服务平台沟通后,思想发生了巨大改变。

一位来自农民家庭的父亲写道,“退费之后我找机会单独跟孩子聊了一次,我是带着愧疚和后悔去找他聊的,跟他说以前我太凶了,也从来没有尊重过他,以后我会改正的……我家孩子长大了,我需要把他当做一个大人对待,需要尊重他、相信他,再也不能有控制欲了。”

游戏防沉迷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依靠技术层面的迭代,也不仅仅依赖家长服务平台接听多少个求助电话,而是需要更多来自家庭内部,来自学校、机构和社会的共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