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在课本里学过这样一句话“及至始皇……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也就是说,在两千多年前,广西已被秦始皇纳入版图。

而秦始皇在广西留下的痕迹不止于此,他还下令在广西开凿运河--灵渠。灵渠连接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对巩固国家的统一,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功不可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在广西印发的《广西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规划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加快推进建设沟通长江、珠江和北部湾的水运大通道。平陆运河一旦贯通,打通广西的“任督二脉”,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运河对于地区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然而却不是每一条运河都能顺利贯通且长久维持,我们曾在《探秘|中国消逝的通洋运河》一文中叙述了胶莱运河的命运兴衰,而这条即将被提上日程的平陆运河,又将面临什么样的未来呢?

面向北部湾的广西,海岸线不可谓不长,却着实像极了内陆省份,区域内的大部分水系只能向东流去,从广州入海。而首府南宁也没有通往北部湾的水路,古时的盐商运盐到南宁,只能先从北部湾北岸的钦州出发,溯江而上抵达陆屋镇,经钦江干流陆屋江抵达旧州镇,在此将海盐卸船,靠人力畜力走30多里旱路,才能把盐运到南宁。旱路与水路掺杂的曲折,让货物来往变得困难,造成了“广西货不走广西港”的尴尬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早在百年前,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就曾提出打通珠江、西江及北部湾的“平陆运河”的构想。这一构想一旦达成,广西境内珠江、西江及北部湾的航道将彻底畅通,船只可在钦州港出海,钦州港甚至可以成为仅次于广州港的重要水运枢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中国成立之后,广西着手对平陆运河工程进行大量的理论研究、规划勘测,陆续提出多个研究、规划报告。1992年,广西交通厅编写了《平陆运河工程建设前期工作立项报告》,确定了《运河路线方案》,并于2017年将其列入国家发改委印发的《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但平陆运河涉及的工程面广、所需技术和资金都是不小的问题,项目一直处于筹划之中。

终于,2019年8月,发改委发布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将平陆运河研究论证写进规划。至此,平陆运河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式进入了国家战略。按照规划,平陆运河将于“2022年6月开工建设,2029年12月竣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规划,平陆运河将连通西江和钦江水系,上游与西江航运干线相连,向西经邕江直通南宁并达云南,向北通过黔江、柳江等直达柳州,由来宾并通贵州,向南由钦州出海。不仅广西各水系将连串联贯通,还实现了河海联运,西南水运资源将被彻底盘活,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将得到有力促进。

平陆运河一旦修通,西江航运干线中上游船舶可经平陆运河从钦州港出海,较目前经由广州出海航程缩短了约560公里,成为广西乃至西南地区内河出海的捷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如此,根据规划,到2035年前,平陆运河配置的航道将达到一级航道标准,并兼顾5000吨级船舶的通航标准,从此西南诸省的大宗物资,可选择从北部湾港出海,较之以往东入长江,运输时间将缩短近10天,广西或成为西南内陆省份货物进出海的首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十年后,或许在广西的河道上也会不断驶过千吨级货轮,它们载着北部湾的涛声,为广西,为中国开辟出又一条通往经济振兴的新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