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什么事都不用做,就给你7万元钱,这种工作你愿不愿意做?但是如果公司出了事,可能会罚你一个亿,你还愿意么?

在过去,A股的独立董事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职位,一般由社会上有一定名望的人士或者大学教授担任,但是在康美药业造假案之后,巨额的罚单,让A股出现了独立董事的辞职潮,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欢迎点赞转发收藏,我们一起来看看。

“躺赚”的独立董事

谈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来说一下独立董事。

独立董事是西方公司制度的产物,20世纪30年代,美国颁布了一项叫做《投资公司法》的法律,这项法律规定,投资公司的董事会要有40%的独立人士,这就是独立董事,他们的职责在于防止控股股东和管理层,一起损害公司利益。

美国的投资公司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由于是独立人士,所以董事会一般都会选择让社会上有名望的人来兼任,这些人本身可能是政府官员,可能是大学教授。但是有一点很关键,他们不干事,只签字拿钱,而就算公司出了事,一般也和他们没有什么关系。

所以在过去,这种兼任独立董事的做法很流行,也是一种隐形的官商勾结或者学商勾结的手段。

美国的独立董事精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随着政策和法规越来越完善,暗地里的勾结已经逐渐变少,有一定职务(正处级以上)的官员和教授都不能够兼任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

但是,由于康美药业的案发,一切都变了。

康美药业这家公司是真的牛逼,这是中国财务造假被重罚的第一家公司,这家公司在3年时间内虚增货币资金1209亿元,虚增收入206亿元。这让证监会下了狠手,不仅罚款金额24.59亿,原董事长被判12年,罚款120万元。

康美药业造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以为这就没事了?错了,剩下还有其他董监高在内的11人被处以各种罚款。

罚款的金额是24.59亿元对吧,证监会的意思是,先公司赔偿,如果公司没有钱了,这些涉及造假的人员,进行连带责任赔付,不让这些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不法分子有漏洞可钻。

然后就是重磅的处罚结果:

首先是13名高管人员,这些人员按照过错程度,分别承担罚款金额(24.59亿)的20%,10%,5%。好家伙,就算是5%,也是1.22亿元。就算是上市公司高管,也得倾家荡产。

再就是康美药业的5名独立董事。

我们上面说了,在之前的中国社会中,独立董事基本上就是个签字拿钱的摆设,就算出了事,也不会牵连到他们,最多罚个几十万就定格了,但是证监会这次不打算放过他们……

根据报道,康美药业的5名独立董事江镇平、李定安、张弘各承担10%连带责任(折合每人2.459亿元);郭崇慧、张平各承担5%连带责任(折合1.2295亿元)。

悲惨的5名独立董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5人大致是什么身份呢?其中李定安是华南理工大学博导,张弘是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郭崇慧是大连理工大学博导。这就是过去几十年中独立董事的标准身份。教授需要名利和金钱,上市公司需要教授的背景和专业性作为背书,双方一拍即合,互利共赢。

但是你要想,就算这些人在学术上有极高的造诣,但是他们能拿得出这最少1.2295亿元的罚款么?我想99%是拿不出来的。

这就意味着他们的所有合法收入都将会被没收,房子没了,车子没了,以后的工资,基本上也只能拿来还债了。甚至还会背负上老赖的名头。

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看起来,这些康美药业的独董,只是一个闭眼签字拿7万元钱的傀儡,但是正是由于他们长期的疏忽和不作为,才让这千亿造假案坑害了无数投资者的利益。

造假案发,中小投资者吃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证监会的处罚规定发布之后,全A股的独立董事都慌了,万一公司出了什么事,造个假,让我拿一个亿出来,我怎么肯当啊。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A股市场各家公司都出现了独立董事的离职潮,这些公司是不是和康美一样有问题不好说,但是今后,如果给不够足够的钱,如果独立董事继续不履行监督董事会的义务,那么倒霉的最终还是自己。

可以说,从今天起,独立董事们签字领工资的时代过去了,A股的独立董事不好当了。

【樱狼财经】探寻热点背后的真相,欢迎转发、点赞、评论。图源来自网络,侵删。